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健 《教育探索》2009,(1):67-68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尚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理顺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素质,多方筹集教育经费,培养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技术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从院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角度开展对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探索.院校层面强调增强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紧密贴近地方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围绕地方要求开展技术研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政府、企业与社区层面强调由政府牵头架构"共建共管"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架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由社区领衔架构"区校联动"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作为面向大众,以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实现终身教育为目标的社区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主动自觉解决区域、城乡、收入等方面差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和共同富裕的推进,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统一,二者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社会和谐有序”皆是二者的目标与方向,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有具体指向。社区教育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过程价值、产品价值,对应政府层面的目标追求、市场层面的显性效果、社会层面的潜移默化、个人层面的自我认可。依托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主动加强社区教育的系统设计与方向调整,对未来社区教育的走向具有指向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命题,为社区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社区教育不仅能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提升能力,更能使社区工作者实现终身教育。然而在社区教育赋能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社区教育多元主体责任分散、社区教育自我赋能乏力、社区教育功能行政化等问题,导致赋能无法得到广泛肯定。为使社区教育能有效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可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多元主体格局,提升社区教育自我赋能,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内容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社区教育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省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收费问题上已经开始了听证的实践。将听证制度引入教育行政领域,将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民主法制意识,调动公民主动关注、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动教育公平、教育廉政、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费红辉  吴进 《成人教育》2022,44(3):20-25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格局。社区教育是城镇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主动作为的实然依据和必然趋势。一方面,社区教育从组织、群体、个体、社会层面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管理与共治,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融入社区治理,拓展和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进而使社区教育更加契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要强化基层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基层公务员为社会提供公开公平服务的意识,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  相似文献   

9.
将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助力,在社区教育中植入"和谐中庸"、"修齐治平"、"义利之辩"、"诚信待人"元素能够增强社区整体凝聚力,提高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服务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启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意识的要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发展速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才能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农村教育》2006,(5):36-37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在机构设置的数量及规模、层次和形式上都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十分明显:在城镇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社区建设、计划生育、儿童保健、家庭教育、早期干预等各项工作已经开展得蒸蒸日上;而农村的孩子从出生到入学似乎都处于一种受教育机会缺失的状态。家长教育意识淡薄、托幼机构匮乏等使农村幼儿在成长起跑线上就开始落后于同龄城市幼儿。  相似文献   

12.
公民新闻的出现让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重视,非专业的公民记者开始掌握话语权,但并非所有公民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公众生活条件艰苦,媒介设施和知识匮乏,媒介观念缺失,在公民新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沉默。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性媒体,应重视发展针对民族贫困地区公民的"公共新闻"和"社区新闻",主动发出邀请,帮助其提升媒介素养。社会各界应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边民新闻"的发展,增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新闻意识与传播能力,让其"主动发言",摆脱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教育已进入开放的社会化轨道,这就需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网络化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意识,增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性,从而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方电大,经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后,远程教育功能基本完善。主动拓展社区教育,加快电大教育资源社会共享,搭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形成电大社区教育网络,是电大教育进一步面向基层、扩大开放办学空间,强化自身服务功能,提升在地方高等教育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自觉能动地改造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质,主要表现为激浊扬清的自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挖掘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主体性,增强担当意识;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视角,强化学科自觉意识。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着力推动其与党的精神谱系教育、“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服务经济发展是其应然职能。校企通过在人、财、物、信息、空间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将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企业发展,与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块状合作关系,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国家教育政策,能否惠及全社会所有成员,关键在于各级考试管理机构要在工作中认真落实精神,使每一个自学者感受到教育政策的落实。要建立自学考试社会化服务体系,树立为社会、为考生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自学考试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成人教育对于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文明乡风营造以及环境保护。为有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成人教育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社区建设理念,推进政治民主;举办文化活动,营造文明乡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治理理论和杭州市社区建设背景,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展的实践问题出发,选取杭州市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典型样本,对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各自不同,但在载体设计上都把握社区治理的核心要素,精心设计社区教育的内容、过程、形式与社区治理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对接,进而彰显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本研究在提炼社区教育治理融入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验证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逻辑机理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定位和机制转向,通过多元素多途径建构社区公共学习空间,提升社区成员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归属感和社区共同体建设,进而促进社区治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但是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着在认识、财政、人口和制度方面的困惑.要突破这些困惑就应该从增强社区教育意识、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发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源和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机制着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