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辞”是什么?有中学生问,《归去来兮辞》题中的“辞”是什么意思?“辞”是一种不常见的文体,是一种介乎散文、诗歌之间的文体。人们通常总把“辞”同“赋”放在一起,统称之为“辞赋”。“辞”和“赋”都属韵文,“辞”比之于“赋”更接近于诗歌,富于抒情和浪漫色彩。“辞”一般也要押韵,多用对偶句,能够吟唱,有抑扬顿挫。  相似文献   

2.
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体,大致可以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韵文,是指讲究格律用韵的诗、词、曲赋等。散文,是个广义的概念,指韵文以外的所有古代文体,而不是指现在讲的或抒情、或状物、或写入、或记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文体。以下的文体分类,即仅就古代的散  相似文献   

3.
<正> 韵文,《辞源》释为:“指诗赋辞曲.”《辞海》则说:“泛指用韵的文体,同散文相对.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散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韵文和散文是两种形式完全不相同的文体,修辞必然有区别。因为,修辞作为语言的修饰手段,语言载体不同,修饰对象不同,修辞方法、形式必然存在区别.为了研究韵文和散文修辞上的区别,先分析它们在文体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刘丹 《现代语文》2014,(12):44-45
在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字,包括了许多文体。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将各种文体合并归类,尚有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古文中文体甚多,这在现代散文中也颇有延续,比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是变了名称,如序跋变成前言后记。但现代散文也催生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文体,主要就是小品、随笔、杂文和报告文学等。小品与随笔,古时也有,但多指短小的篇章。现代小品文主张抒写性灵,颇有个性解放之义。随笔不同于古来的笔记体,还接受了外来影响,尤其是英法随笔的参照。再如杂文,也叫随感录、杂感等,因鲁迅的倡导而形成一种文体。报告文学,也是新兴的体裁。孙犁说:“文艺通讯,包括了通讯、速写、特写、访问记、印象记,以至报告文学,这些文学上的短小形式。”报告文学,也就是一种文艺通讯,但更讲究文学手法或表现。散文中不只是一体,而是多体共存。就此而言,散文颇有母体之义。不仅催生出许多子文体,本身仍是一体,一种富有弹性的文体。散文的文体,相对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来说更难界定,或者说更具弹性。散文的另一种区分是着眼于表现的,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等。朱光潜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纳到四大范畴里去,就是情理事态。”而在《情与辞》中又这样说:“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这里首重情致,显然是着眼于文学意味的。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则分了六项,即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若加上写人一项,就齐全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占筮之书的《周易》,在其卦爻辞中却孕育着中国早期文学诸文体的胚芽,于占筮之树绽放出文学之花。它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殷末周初原始文学的风貌,保存了甲骨卜辞之后、《尚书》和《诗经》之前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段珍贵史料,而且像“太山遍雨,河润千里”那样开启了后世的文体,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寓言、散文诸文体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文体,按照语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韵文、骈文、散文。韵文包括诗歌、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哀祭等六类文体。1.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它们都是押韵的。古体诗又叫“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其名始于唐代。  相似文献   

7.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它的内容主要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间的谈话记录,因此,《尚书》中大多为记言体散文。但是,《尚书》中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并且侧重于叙事的,这些作品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其叙事有较鲜明的特点,且已经是结构完整的独立篇章。《尚书·尧典》属叙事文体,表现出早期历史叙事文体的一些特征,其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对散文概念的理解大致有所谓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除小说、诗歌、戏剧之外,囊括报告文学、革命回忆录和通讯特写等在内的一种几乎包罗万象的文体,而狭义散文则是以描景抒情、叙事明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即叙事、抒情散文。这种散文的基本特征是短小精悍,讲究艺术加工,所以又被人们称为艺术性散文。本文论题主要涉及的正是这种艺术性散文,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9.
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其有四种样式,分别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一、散文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中文学体裁,范围较窄。这里所  相似文献   

10.
说到《归去来兮辞》,不能不先介绍一下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前人对于陶渊明诗歌、辞赋、散文内容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而且广泛,本文就著名辞赋《归去来兮辞》中的几个虚词用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敦煌变文叙事形式叙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变文韵散结合的叙事体制中,散文部分和韵文部分有不同的形式特征,并承担着各异的叙事功能。本文对此作了具体辨析。  相似文献   

12.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散文包括诗歌、骈文之外的一切文体;我们所说的散文概念应当是狭义的概念,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别。写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抒情写意类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  相似文献   

13.
散文,就广义而言,泛指一切不受句调声律的约束而散行的达意的文章,即“非韵文即散文”。就狭义而论,即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文学性的散文,通常又因取材、命意、表达的不同而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文,是指后者。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散文,多系叙事散文(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多种内容)和抒情散文。因此,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散文。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几乎是伴随文字产生而产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就是我国最早有记录的应用文。同时应用文又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体,它紧扣着时代的脉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文体包括散文与韵文两部分,散文(即小说)是主导文体,韵文是辅助文体。曹雪芹选择白话小说这一俗文体,与宋代以来的俗文体作家遭遇及心态有共通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后者的作用更重要。由于叛逆性不彻底,曹雪芹既想“按头制帽”,又想“揣大家高唱”,导致自相矛盾,这点在诗上表现尤为突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白话的成就和运用韵文的矛盾,预示了白话文体的兴起和文体走向纯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分类】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在古代跟韵文、骈文相区别,在现代跟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小品文、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按照表达方式和表现对象的不同,散文大致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类。记叙性散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如唐的《琐忆》、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等。抒情性散文以抒情为主,借助对事物的记叙或对景物的描写,抒发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散文,历来有种种不尽相同的含义。我国历史上,把韵文和骈文以外的文章,即凡不讲韵律、不重排比、不要对仗的散体文章,统称之为散文。大约唐宋前后,含义缩小在文学范围内,把诗歌以外的散行的文学体裁,称为散文。随着文学体裁的发展,到现代,散文则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散文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记叙散文和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散文,以及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散文。议论散文,在我国文学界,一般称之为杂文,它是从散文里分支出去的。因此,我门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则专指记  相似文献   

18.
散文简说     
中国既是一个诗国,又是一个散文的国度。早在殷商文告和青铜器铭文上,已见散文的踪迹。但“散文”作为观念的出现,最早见于南宋末年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他在“文章有体”条引用杨东山论黄庭坚的诗文时说:“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杨东山,即诗人杨万里的儿子。同期的王应麟在《辞学指南》一书中,将文体分为“散文”与“四六”。可见,南宋末年已开始使用“散文”这一名称。在历史上,当“散文”作为诗歌的对立物而存在的时候,它既包含一切非韵文的文学作品,又囊括了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一切著作。因此,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课文《云赋》是从孙荪同志写的《星云月三赋》中节选的一赋。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韵文,这里含有歌颂、赞美的意思。这种文体,兼具有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大多铺陈风物,托物抒情。现在已经不用赋这种文体了,但是,现代散文中,有一类文章,往往吸取古代赋这种文体富有文彩和行文自由灵活、可以敷陈其事、咏物抒情的特点,而屏  相似文献   

20.
哀辞这一文体,产生于东汉时期,它的对象为"童殇夭折不以寿终者",意图在于"以哀痛为主,縁以叹息之辞",多用韵文,篇幅短小。哀策,是一种特殊的哀辞,主要用于安葬已故帝王和皇后的仪式,多用四字韵文,篇幅较哀辞长,文章内容主要是颂扬死者生前的功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