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由此,和谐社会也就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一部世界史无不是人民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问题是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样的?今天中国在具体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怎样构建和谐的社会?怎样回答这个哲学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产生于两千七百多年以前,西周社会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老子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一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然而自《老子》产生后,其流传过程中就变成了被以后的历朝历代的意识形态和学人们肆意篡改和歪曲的对象。还《老子》思想以本来面目,发掘和重新认识这一久远的宝藏,是当今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对老子思想的微言大义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哲学界出现了一股强劲的主体性思潮,它为我国哲学的和发展作出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贡献,这股学术热潮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需要,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思想影响,现代自然科学的积极推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探进的内在要求,是其迅速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这股思潮的主流是对头的,中国哲学需要继续推进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题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初创阶段,主要是厘定学科内容及研究方法;90年代初期至中期为起步阶段,着重于发展哲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可谓纵深阶段,对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科观念,诸如社会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确立了社会哲学研究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哲学的研究应注意人本主义与当代自然科学相结合,突出社会实践主体-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哲学,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关注政治学和社会学,从中汲取养料,哲学工作要树立起足够的理论勇气,站在理论思维的高度,为开拓我国哲学发展的新景象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谐社会的建构必须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稳定有效的良序社会结构的建立,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合理界分,切实扩大与保障市民社会的基本权利;必须保持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努力培育公民的健全理性人格,促成当代公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中华文化的宝库、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倍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足以供给当代社会发展的理论需求。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倾向于整体的、辩证的、和谐的思维特征,它就是建立在生机主义基础之上的和谐化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是使事物之间趋向于相互依赖、相互生发的有机统一的和谐状态。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诉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必将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重放异彩。因此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基本特征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应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之邀,专程来到天津参加第三届中日企业管理交叉借鉴国际研讨会,为中国企业经营者作了题为《经营中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演讲,使与会者耳目一新,顿开茅塞。会议期间,稻盛先生又到南开大学作了题为《论共生与循环的思想——兼论21世纪的中日友好》的专题演讲,受到中国教育界和企业界的高度评价。稻盛先生的两次演讲,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受到中国各界的尊重与赞同是必然的。其所以是必然的,根本一条是当代中国需要“稻盛”经营哲学。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严格说起来,这个过程早在21年之前,即1978年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十五大,把这个转变以更加明确的理论语言向全世界宣布了。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目标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和中国当前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社会和谐建构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寻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目标范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新道家思想是站在体用立场上对稷下黄老思想和魏晋玄学思想总体特征的概括.它坚持老庄哲学思想的内核,同时又注意吸取和整合儒家思想的合理要素,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关系领域,突出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功能.新道家对于人本主义观念的肯定与弘扬,时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理论上的铺英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底蕴,它是对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继承,体现中国传统哲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与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知行统一的主张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还是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考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祈向和实践目标诉求;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以及历史价值论等理论视野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诠释,从而极大地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4.
周庆 《文教资料》2009,(6):99-100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和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哲学必须走出国门进而覆盖整个世界或者说是世界化,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长期忽视到的内容。本文将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的有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因此,树立科学的社会稳定观,深刻理解改革、发展与稳定、和谐的辩证法,掌握保持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稳定,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各项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可以总结出社会形态与社会阶段理论,社会本质与社会矛盾理论,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理论三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