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和一位家长谈话,她的女儿现在已读五年级了,各门学科成绩都优良。讲到数学,这位家长说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们全家在吃饭时,讲到“重量”方面的话题,她无意中问她的女儿:“一斤等于几两?”她的女儿当时就怔住了,不知如何回答。这  相似文献   

2.
鲁玲波 《幼儿教育》2013,(10):12-12
阿妮姐是谁?是我女儿。一次,她在前面跑,叫了几遍也没回应,我一急便冲口而出:“阿妮姐,帮帮忙.这样要摔倒的,你知不知道!”此言一出.惹得旁边的几位家长忍俊不禁,哪有人称呼自己女儿为“姐”的呀——这就是我和女儿的相处方式,两人经常玩起来就不分大小.不过女儿也是最听我话的。如何做到既有家长权威又和孩子玩成一片?我的体会是,注意生活的细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4.
张旭琴 《宁夏教育》2010,(12):74-74
午饭期间,女儿故作神秘,但又带着骄傲的口气问我:“妈妈,你知道我得了几个‘优’吗?”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我怔住了。然后想想开学就这么三五天,还能得几个呀!看到女儿的自豪样,我顺口说出“四个”。“哪里呀,上学才几天,我们只做了两次作业,但我得了两个‘优”’。她故意将“两个”加重语气。她接着说:“这是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5.
陈莉丽  王云建 《教育》2006,(9):51-53
歌里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妈妈到底有多好?有这样一位母亲,背着两个女儿上学,一个4年,一个9年,整整13年,她就用自己的背履行着作为一名母亲的职责,从无怨言。这位母亲叫郭青梅,她的两个女儿叫王燕、王芮。请随本刊记者一行走近这位奇特的母亲和她特殊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女儿上初中后,偏科现象日渐严重,她的数学成绩几乎没及格过。我和许多家长一样,给她调座位、请家教,最后干脆自己重拾丢了几十年的数学书亲自出马。可每次给女儿“吃小灶”,她都很反感,效果自然不佳。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使她乐于接受我的一片苦心。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一位老师给我打电话.语速很快,很气愤的诉说一位家长对她的误解。我听完后,觉得作为校长该做点什么?于是,我找到这位老师,想给她一些宽解,以免影响工作。不料,她说:“我没事了.说完就没事了。”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上了初中不久,女儿就喜欢在家里讲她的班主任李老师。“他的知识真是丰富极了,每堂课都讲得特别的生动有趣,并且还喜欢做手势,甩头发,显得非常有风度。”我戏谑地说:“比你爸还有风度吗?”“肯定比你有风度!”她脱口而出。我也只是笑笑。就是真的比我有风度也不能打动我的心弦,哪怕他“总是苦口婆心地要我们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每天都把嗓子讲到嘶哑得几乎发不出声音来了”。直到有一次,女儿讲到他们的李老师因为不强迫学生在学校里吃早餐,在学校里挨了批评,我的心才怦然一动。“什么,什么?你把这件事重讲一遍。”我立刻…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接到一位家长的诉苦电话——“我女儿才上初二,椭圆形的脸蛋儿,白白的皮肤,细长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挺可爱的。可是,上个星期她突然宣布自己要‘吃素’了!原因只是经过一个寒假,她发现自己竟然长胖了5斤,而好朋友小芳却减了3斤。所以她要开始‘魔鬼瘦身计划’了!开始我们不以为然,觉得女儿无非是一时头脑发热,应该坚持不了多久。但两个星期过去了,女儿竟然真的没有再吃一片肉。我和她妈的‘百般诱惑’都不能动摇她的意志。看着‘减肥上瘾’的女儿一天天瘦下去,我的心一天天沉重起来,真怕她哪天身体垮掉。”  相似文献   

10.
据一位家长介绍,今年他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虽然老师每天留给孩子的作业不多,但留给家长的作业却不少。每天晚上,她都要给孩子听写生字、监督女儿读课文,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最让这位家长头痛的是,她每天都要给孩子出一页数学练习题、一页语文练习题,看着孩子做完,再批改、打分,而且,题型还要常出常新,否则,老师会不满意。另外,每天的功课复习完后,她还要帮助女儿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工作量真是不小。这位家长表示,本来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有面向家长的开放日活动,但有的家长对如何参力。开放日活动并不很清楚。为了使家长通过开放日活动有更大收益,我们请方老师说一说。一位幼儿的母亲在幼儿园的开放日来到女儿所在的班上。在观摩一节语言教育活动时,她发现不少小朋友表现非常活跃,有的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当众上前表演,而自己的女儿则表现胆怯。这位母亲几次走近女儿催促:"你也举手!你也上去讲呀!"但越说,女儿越退缩。回家的路上,母亲接捺不住内心的不满,一路数落着:"瞧人家多棒,你怎么这么笨?这么胆小?真没出息!"孩子噙着泪,低…  相似文献   

12.
卢勤讲过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下岗的妈妈知道女儿爱吃虾,就狠了狠心给女儿买回了半斤虾。女儿心安理得地享用,最后,她实在吃不动了,剩下了两只。妈妈拿起了一只想要尝尝,不料女儿打了一下她的手,厉声呵斥道:“放下!那是我的虾!”这位妈妈向卢勤哭诉,向她讨要教育女儿的办法。卢勤说,  相似文献   

13.
某生考数学时因做了一道“半斤等于八两”的题被数学老师狠狠训了一顿,第二天写作文时用了一个“半斤五两”的词又被语文者师骂了一通,这弄得他科有点丈和尚模不着头脑,于是便跑去向教导主任诉苦.教导主任听完后哈哈大笑:“你的错误在于错用了老秤和新秤,老秤是16两为1斤,这种评目前已经很少,新秤是10两为1斤,在我国民间还睾遍使用.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秤吃?记任:做数学时用新秤,写作文时仍然用者杯l”“哦,原采如此”.老秤、新秤使用法@周不易  相似文献   

14.
责任意识     
在一次聚会中.听到一位家长抱怨幼儿园的老师真是不像话.一问缘由.原来她女儿学舞蹈时她总是陪伴着,由于在家里有她的指导,女儿的舞蹈进步很快.在一次市级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幼儿园老师为了对她的支持表示感谢。就给她和女儿颁了一个“亲子进步奖”.奖品就是一朵漂亮的胸花了。于是,她就抱怨说:“那算是什么奖呀.老师也太不够意思了。还好意思提出让我亲自到学校去领奖.居然还要女儿带口信说不去不行!”  相似文献   

15.
王瑞芳 《教育文汇》2014,(20):41-41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的女儿推荐了一位年轻的数学辅导老师。“您孩子数学学习是什么情况?”辅导老师在电话中问我。“如果题不难,成绩还不错;一遇到难题,就深入不进去。她好像不愿思考。”提起女儿的数学,我就头疼。“她平时喜欢读书吗?”老师的问题让我一愣,读书跟数学有什么关系?“不是特别喜欢,但也不是一点不读。她平时喜欢看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还有一些校园小说,经典读得不多。”  相似文献   

16.
一位城市家长讲的她女儿从小学升初中的故事,发人深思:经过“千难万险”,孩子终于上了一所理想的中学。当她拿着一大叠钞票去学校交“赞助费”并“千恩万谢”时,在场的校领导一句“谦虚”的话让她半天接不上茬:您是我们学校的衣食父母。应该道谢的是我们。学生家长怎么当上了学校的“衣食父母”?这位家长算了笔账:上个初中得交三四万,多的恐怕七八万十来万的都有,如此“慷慨解囊”,岂不真成了“衣食父母”。尽管这样的“衣食父母”当起来不是滋味,但不交可不行,再说这位家长从教育部门咨询来的结果是学校收取“赞助费”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编辑老师:您好!女儿今年14岁,平时就是喜欢跟别人取绰号。见到别人爱唱歌,她就叫别人“百灵鸟”;见到别人喜欢画画,她就喊“达芬奇”。昨天她的同学来找她玩,两个姑娘一见面就在嘀咕着“猫老板”的事情。我和她妈都听迷糊了,后来女儿才告诉我“猫老板”就是她们的班主任,因为平时走路的脚步声很轻,所以就取了这么一个别号。你说,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知道尊重人,居然连老师也敢取绰号了呢?云南杨丹爸这位家长:您好!在我国,起绰号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从你女儿给别人取的几个外号来看,并没有不尊重人的成分。它只是群体内部对某一群体成员最…  相似文献   

18.
夜半吉他声     
白薇写的第二次检查,还是没有被家长通过。懊恼与冤屈像剑一样刺痛她的心,泪珠一对一对地往下掉。白薇是一名初二女学生,也是班里的优秀学生,她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白薇模样俊俏,性情温柔。正当父母做着“望女成凤”的美梦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人告诉白薇的母亲,她的女儿交上了男朋友。这还了得!“早恋”会使女儿的学习成绩下降,也会使父母的希望落空。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真凭实据,女儿要是不承认怎么办?这位气得快要发疯的母亲,强忍怒火,对女儿开始了秘密“侦查”。一天中午,白薇吃过午饭,偷偷地躲在角落里掏…  相似文献   

19.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20.
谈小玲 《早期教育》2007,(10):26-26
这一天,幼儿园对家长开放半日,我应邀观摩女儿在园的表现。 第一节数学课上,旁边几个孩子积极发言的热情丝毫未感染女儿,她自“岿然不动”,连举手的姿势都显得懒洋洋的。整堂课,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争取到。趁着下课,我赶紧对女儿耳语一番,鼓励她要在下节课中努力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