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靓靓 《内江科技》2011,32(3):152+157-152,157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和产品种类都得到了迅速扩大。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的主要经营者是银行,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相关风险的识别、管理和计量还不够成熟。本文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特征,并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评估,建立相应风险预警制度;尽量分散信用风险,增加信用保障;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培养高素质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强劲,金融全球化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较之繁荣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明显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发展历程和缺陷,并提出了在发展中克服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的金融工具。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交易收益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此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同时,需要对金融衍生工具加强监管,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全局需要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小军 《软科学》2011,25(7):16-20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众多的企业以投机为目的购买金融衍生品,以至深陷资金困境。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只要加强监管,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金融创新的透明度,我们还是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投资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碳金融本土化和农村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产业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碳金融创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本土化碳金融.基于金融产业视角,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等实现.  相似文献   

8.
权证是一种以标的证券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权证的发行和上市,增加了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的种类,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权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完善证券市场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启动,权证被再次引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由于融资便利、对冲风险而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由于市场供需失衡、交易机制缺损、投资者行为非理性和市场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权证市场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是创新衍生品,在碳排放市场控制手段中居于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关于碳金融的涵义、市场动力机制、碳交易定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要有力推动碳金融的发展,首先必须以碳金融依据的经济学理论为背景,结合现代金融衍生品的特殊属性的研究,界定碳金融特殊属性,分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碳金融的属性,把握其市场功能机制运行规律,是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俊虹  陈金贤  胡喆华 《预测》2002,21(4):40-43,55
信用衍生品将信用风险从风险债券或贷款的持有者转移到第三方的金融合同,能有效地帮助银行化解信用风险。本文通过对信用衍生品交易基本模型博弈进行分析,发现信用衍生品能扩大交易双方得益,使双方处于交易的均衡状态。但是在引入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后,可以看到这些因素会影响交易的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交易失败。  相似文献   

11.
石油市场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黄运成  罗婷 《资源科学》2007,29(1):190-195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第二大消费国深受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基本面背后活跃着各类金融资本,基金、银行、跨国石油公司等作用强大,推动石油衍生品远高于现货规模的巨额成交量,并使衍生品的定价和避险功能在国际石油市场得到广泛运用。并且石油与外汇、基金的紧密关系也表明石油市场的金融化特性必须得到正视。同时,国内石油价格市场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出现利润转移矛盾,深受价格波动之苦的石油相关产业也迫切需要价格避险的市场和工具,石油企业“海外寻油”也需要金融支持。因此借鉴国际市场发展,构建我国石油市场的金融支持体系顺应趋势和需求。核心是建设国内多层次的石油市场,创新各类石油衍生品交易品种,提供市场交易平台。石油基金、石油外汇和石油银行的运作是石油市场发展的动力,并通过石油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程序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滕晓东 《科技与管理》2009,11(4):100-103
首先,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管制的措施跟不上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导致资产证券化缺乏透明度,金融衍生品投资过度形成巨大泡沫.同时,阐述了美国资本市场政府管制的现状及未来政府管制的基本趋势.最后,指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若干相关政策性建议,尤其强调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资本市场的预警作用,以期对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以来的中国股市大幅下跌使我们不得不从自我陶醉中惊醒,寻找中国股市的发展出路已迫在眉睫。经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而股票指数期货是目前开发条件最好的和最为有效的金融衍生期货。因此,股票指数期货在中国的发展被提上日程。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对我国股市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股指期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条件和前景进行了论述,从西方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已具备了发展股票指数期货的条件,并且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张云年 《科技广场》2009,(10):123-125
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法律监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为一种共识,本文参考相关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认为在加强监管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监管的目标,进而建立目标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钢材期货的功能及钢材期货交易的六大风险制度。举例说明了施工企业利用钢材期货的套保功能锁定成本的可行性。对施工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以及其风险也随之而来,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遭受冲击,各国经济一片萧条,我国也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影响。文章针对后金融危机的新特征展开,从中总结出三个新特征,分别从产品类型发展、产品市场份额拓展、产品投资带来损失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我国银行业积极融入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中,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影响,包括投资风险、创新衍生品带来问题、对衍生品监管难度这三个方面。为了使银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分别是健全监管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衍生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王齐 《科教文汇》2007,(2):140-140
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以及其风险也随之而来,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马成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包括投资策略、资产定价、金融衍生品、利率期限结构、金融反问题等。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McGill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2—1999年),英国Essex大学会计金融管理系高级讲师、准教授(1999—2006年),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2009年),日本京都大学客座  相似文献   

20.
王晛  沙振权 《科研管理》2010,31(3):183-192
摘要:游戏衍生品发展异常缓慢是业界非常困惑的问题,理论研究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在文献研究、大规模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使用游戏衍生品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影响消费者游戏衍生品使用意愿的多因素创新性概念模型,并采用自编问卷予以了验证。然后,根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强度,根据各个指标变量对相应因素的影响强度,提出了若干企业开发与经营游戏衍生品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