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构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活动为例,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式,人们进入了新媒体社会。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对高校传统志愿服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高校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着更加显著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志愿服务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引导、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强志愿服务意识和精神,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和发扬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核心精神体现三个特点,即"志愿性、利他性和无偿性"。在我国,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逐步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其主要动力和最活跃的群体。民族地区的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活动越来越活跃和积极,但受各种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志愿活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完善对策,是大学生在新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5)
志愿服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延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追求奉献精神和提升自我的一个出口。本文通过总结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的发展经验,分析其短期校园服务项目的短板,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服务路线。  相似文献   

5.
郑静 《科学中国人》2015,(9):168-169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也日益增大。同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伴随大学生志愿服务高速发展,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深远。本文立足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探讨大学将志愿服务纳入必修学分体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雅  王丽岩  蔡明 《科教文汇》2021,(10):33-34
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当代发展的潮流,志愿服务是新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精神的积极思想引导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医学院校通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医+X”志愿服务培育模块、二级学院志愿服务培育基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创评,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奉献意识,锤炼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深化认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拓展形式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麦当劳化”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为大学生高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追求简化、可预测、可控制及可计算的“麦当劳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专业培训、志愿模式固化。可以通过促进志愿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的评估体系、采用创新和与时俱新的志愿服务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涵潇 《科技风》2023,(26):166-168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相比,“互联网+”背景下的志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完成志愿服务,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想要全面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高效的开展,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怎样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呢?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丽萍 《知识窗》2022,(8):39-41
目前,国家对志愿服务事业非常关注。当代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高等院校和教师应鼓励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合理价值认定、内涵扩展、传承机制三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渠道,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式建设,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机制建设三个途径为着力点,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服务者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充满热情,可是一定要对热情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志愿者自身的潜力发挥以及整个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自我认识、对志愿服组织的甄别、对志愿服务对象的了解三方面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性的加入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载体和有效途径,对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将充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大学生将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使自己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激励、保障、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从政策、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依靠社会各界努力完成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团队来,想要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切身权利,需要从激励机制、法律法规、资金、经费等方面构建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及访谈,理清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志愿行动类型单一、专业性行动较少、缺乏深远的社会意义,以及志愿组织自身结构松散、管理效率低、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首先政府增加物质投入、高校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等方面丰富活动类型、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其次从提高志愿组织内部人员专业素质、精心规划和安排志愿活动、建立大学生志愿组织规范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志愿组织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有效解决志愿精神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高校在实际的志愿精神培养工作中更具方向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15.
范珊珊 《科教文汇》2013,(16):195-195,197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持续性不佳、服务技能层次不高、缺少经费支持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为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及活动常态化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和法律保障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持续性不佳、服务技能层次不高、缺少经费支持和法律保障等问题。为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及活动常态化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和法律保障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志愿服务群体中,大学生志愿者占有相当比例,相比较而言,他们具有广泛性、先进性、组织性等特点,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本文就立法角度看在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和推进立法研究中,如何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而大学图书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教育优势。为了增强图书馆德育实效性,以读者志愿服务为载体,在图书馆积极开展读者志愿服务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融入图书馆德育功能中,二者形成合力必然大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任琪 《科教文汇》2011,(31):184-184,198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其中存在的开展机制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者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