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上做了重新编排,由浅入深、由现象到规律,对学生知识难度的要求降低了,但与此同时却增加了大量的科学探究实验,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因而,探究实验在新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寻求一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构,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去理想化"的思维。去理想化是理想化建模的逆向过程,去理想化物理问题介于原始物理问题和理想化问题之间,层次性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完善都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首先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勇于探索"发挥出新教材的优势.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次课程改革"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新…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物理②必修中向心加速度的教学,可谓是体现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范例,凸显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本文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其理解与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随新课改而来,新教材在新课程中发挥新作用,以新课程、新教材为主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重视学科科学性与探究性,灵活融合生活与实验教学,从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对学生学科品质的均衡培养,形成"双新"课堂.本文简述新课程改革特点、性质及其教学影响,分析"双新"课堂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在教学环节中丰富学生体验"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力求让丰富的课堂体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物理教学更适合当下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生活的物理世界中,有许多可供观察的自然现象,有不少可供探索的物理技术问题,有日常生活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训练课题和创造活动,同时中学物理教材中也设置了众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它们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物理实验活动,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物理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中职物理教学课程中,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让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维方式,启发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此,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各种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建立的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驱动下,有必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尤其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创新、想象、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的施行,使物理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樊篱,开启了“启发、探究式”教学之门。在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用身边的物品可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谈几点用身边的物品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方法。一、教师找物品,激发兴趣学物理初中物理新教材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从自然现象、生活常识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11.
实验、录像、图片、故事等情景在课堂上出现,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二期课改高中物理新教材情景图片的丰富多彩,也使许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情景的设计和运用越发重视.但在许多物理课实例分析中发现,许多情景设计与呈现理念还是为了教师的"教",而为学生的"学"、为学生质疑能力培养还是较少.我们在二期课改实验中积极进行激发学生质疑的物理情景呈现策略的探索,特别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刁有亮 《考试周刊》2013,(23):13-14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物理》不仅介绍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物理学史,以及由物理学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还首次在教材中渗透了"STS"教育思想,体现了新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的理念。材料取材广泛,与新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最终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和形成特长,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中都增加了不少新的声学实验.这些实验对引导学生“关心科技前沿”、“培养学科兴趣”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不少学校反映:新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有的价格较高,学校无力购置,新实验根本无法进行;有的新置仪器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如何对实验进行改进,保证新教材中实验的正常施行,并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就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新课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作为新教材的编写人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复习"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分析,使教师进一步的认识到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创设蕴含物理规律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使用物理方法、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在高三物理复习中选择高效教学模式和策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4):147-14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同生产、生活实际与时代发展的联系",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需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物理课程应重视与实际生活、社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具有紧密关系的学科,初中物理课程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技术应用社会发展进步与衍生的问题。如何加强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本文通过分析生活素材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物理课程中合理运用生活素材进行物理教学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所使用的新教材中,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灵活地运用知识并促成知识的迁移,用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并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实验探究,也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认真分析和总结实验教学的得失,探讨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搞好实验教学,如何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实验观,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教材中设置了不少物理实际问题,而教材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给出完整的解答。可某些兴趣浓厚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总想问个水落石出,常弄得一些教师非常尴尬。对此,本文就初中物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做些浅显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之一;新教材中恰当地将"微元法"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微元法";在习题教学中进行"微元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精确的实验性以及严谨的逻辑性的学科,物理知识不仅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对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当中,有目的的对物理教学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是物理教师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应用各种教学原理,制定灵活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从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等众多方面具体谈一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导学模式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师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更高效率的学习.教师普遍采用设置课堂问题以及课后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应用问题导学模式,对课堂及课后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一、合理设置导学教学问题,确保问题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