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压力上的差异,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糯禾一鱼、糯禾单作、杂交稻-鱼、杂交稻单作两个系统、4个处理的农业资源投入的能值流及构建的能值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农业资源投入结构相似,均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资源投入为主,可更新资源投入不足,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但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的优势表现为:①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②转化单位自然资源投入购买能值较少;③受市场影响较小:④能值投资回报率较高;⑤对环境压力较小;⑥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见,稻田养鱼的确是我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如何既发挥稻鱼共生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加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贵州省从江县乃至其他地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试点之一,其目的就是开发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法论并进行推广。 本文是按照粮农组织要求所编制的项目实施的国家框架,在全面分析中国,特别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和稻鱼共生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预期的主要成果包括:建立国家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体系,确定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促进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与政策中;通过对社区广泛参与,促进试点地方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与保护,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手段促进传统农业系统生态过程与文化过程的发展;将试点所得到的经验向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建立国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促进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网络的建立。此外,还介绍了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具体活动,提出了促进机制建设、资金支持、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途径,给出了促进项目实施的具体执行框架和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瓯越文化、石雕文化、名人文化、华侨文化与田鱼文化综合形成的特定地域背景和文化形态,对于青田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06,28(4):206-208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稻鱼系统病虫草害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坚  刘领  陈欣  陈坚  杨星星  唐建军 《科技通报》2009,25(6):801-805,810
传统稻鱼系统是全球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的杰出典范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类型。本研究通过取样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传统稻鱼系统的水稻生产过程农药的施用和病虫草害的发生。取样调查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传统稻鱼系统的水稻产量不变,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农药施用量降低(3.13±0.31)kg.hm-2,农药使用次数也显著减少3.4次,而且农药的施用量与养鱼密度呈负相关。田间试验表明,稻鱼系统的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单种施用农药和水稻单作施用用农药的处理,病虫草害的发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的传统农业地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8.8%,但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作为传统农业地区,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基本上处于我国农业地区的平均水平,与常规集约农业地区的差距不大。然而,由于青田县人均生态足迹仅为0.6952 hm2,因此可以维持在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8.8%,但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作为传统农业地区,青田县人均生物承栽力基本上处于我国农业地区的平均水平,与常规集约农业地区的差距不大.然而,由于青田县人均生态足迹仅为0.6952 hm2,因此可以维持在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值分析的工业共生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学研究中的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以企业的生产营运为研究对象,提出工业共生网络能值评价指标,并用两个企业的三种生产模型(线性生产、循环生产和工业共生网络生产)定量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生产模式下,企业的利润及能值指标有很大的差异,企业在追求经济和环境双赢目标驱动下,必将沿着线性生产——循环生产——工业共生网络生产模式路径演进。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稻田的空间、光、热、水、生物链等资源和持续高效的产出高品质的稻鱼等产品,本文实施碳汇农业,将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科学组装集成创新,通过稻鱼工程基本建设和改变生产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地产值,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食物产量,确保食品安全,在稻田及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广东的"稻鸭共生"技术,充分利用稻鸭互动互利的关系,以"稻田养鸭"为具体表现形式,以生产无公害大米和有机鸭肉为目标,使用试验田和生产基地结合,高校、企业和农民三方合作的运作方式,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在全省各地进行科学试验与技术推广。现已初步形成规范的、具有生态农业特色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文华  刘某承  张丹 《资源科学》2009,31(6):899-904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优秀模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但逐渐被当代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的贡献,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地区,传统农业模式比现代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针对农民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对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而言,稻田养鱼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净收入,但其投入也较高,因此不利于激励农户进行该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全社会而言,稻田养鱼模式的社会效益更高,而常规农业在扣除劳动力成本后其社会效益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延伸到农业生产系统,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议程的需要,各个国家均已构建了许多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并付诸实施,支持了乡村社区的发展并提高了他们的生计水平。本文简要概括了一种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其背景和特点。这种综合管理途径,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以及与其相关的农业和生态知识系统,至今仍然对传统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维持生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重新审视。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该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进行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当地资源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与经过长期验证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反映了人类与文化多样性的协同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关系。这些生动鲜活且不断演变进化的系统和社区,一直保持着与诸如自然、家庭、社区、历史以及对其自然环境的归属感等融为一体所具有的特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是综合管理途径的一个具体实例,是一个将农业、生态与传统社会可持续性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观点。这项计划正在全球范围实施,以促进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并保障其继续协同发展。该项目所推动的动态保护途径将:1)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推动公众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认识;2)在试点国家制定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计划和政策时,将GIAHS中的全球重要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适应性管理作为主要内容;3)通过采用考虑到生态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新技术,促进当地社区社会政策与经济的发展;4)通过实践和经验交流,进一步推广和扩大GIAHS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能源农业的效益评价与区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平  孙克勤  左玉辉 《资源科学》2009,31(12):2080-2085
发展能源农业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种植作物的积极性、延伸农业产业链和增加就业,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从农民增收的视点出发,在总结现有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从沼气综合利用、生物质气化、发电和能源植物种植三个方面建立经济效益的评价模型,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数据,定量评价了我国发展能源农业的潜在经济效益,并进行区域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农村生物质能蕴藏丰富,2007年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总蕴藏量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达30.88×108tce和5.98×108tce。我国发展能源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潜力巨大,农村居民通过发展能源农业理论共可获得经济收益4884×108元,主要来自生物质气化和发电产业;②中国发展能源农业的经济效益总体上分布不均,省际差异较大,西南、东北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是经济效益较大的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宁夏和海南5省区经济效益最小;③沼气工程、秸秆气化、秸秆发电、能源林的营造和非粮能源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将是今后我国能源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重点布局在我国的西南、东北以及中部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  相似文献   

14.
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立足国内保障石油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油安全对中国已形成巨大挑战,而发展石油替代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油,将是立足国内确保石油安全的主要选择之一。本文从技术潜力和土地资源潜力的角度分析了能源农业、能源林业的发展前景及其突出的能源、环境、经济效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10,32(6):1015-10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