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物”与“观物”──兼论山水诗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诗歌产生的本源,先秦以来多从“感物“说,但到了王国维则只讲“观物”而不讲“感物”。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并由此切入,对“感物”和“观物”的理论内涵作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指出前者仅仅是关于审美表现形式的概念,后者则是关于审美表现对象及其与主体“物我同一”的理论,进而由此论述了中国古代山水诗产生的真正源头或契机不在儒家的“感物”,而在道家的“观物”。  相似文献   

2.
上古时期,“黑”、“白”二词联想意义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联想意义的产生缘于内外因:外因包括文化语境的影响,内因包括汉民族的整体性思维特征、词语本身的生命度和典型性以及组合同化的影响。通过对二词的分析,揭示上古时期词语联想意义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普遍性原因。  相似文献   

3.
试论《诗经》“兴”法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学森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47-49,52
《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有引用“他物”开头慢慢引入正题的委婉交谈的风习。《诗经》的创作目的不是艺术性的,而是功利性的,是为了讽谏美刺表情达意。为适应委婉表达了习惯和达到委婉讽谏的目的,人们作诗时就常常先言“他物”来引起“所咏之词”,之所以会由“所咏之”联想到“他物”,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他物”与“所咏之词”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样,人们在功利性的自觉创作中,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兴”法就不自觉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王璐 《现代语文》2010,(2):37-39
南唐后主李煜之词大部分郝是睥睨词坛的杰作,也为历代词评家所称道。王国维就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词推崇备至,但其“眼界始大”和“阅世愈浅”的评语似乎有些矛盾,联系王国维的“境界”说,那么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了。根据叶嘉莹先生做出的解释,“境界”一词的落脚点其实是感受。这感受一则是对外物的真切体味,一则是将这种真切体味再现于作品中。那么,我以为用“境界”二字来评李煜词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5.
6.
唐宋词中,"闲"是词人运用较为频繁的意象,其中,冯延巳的词可以视为典型,他的111首词中就有14首运用了"闲"这一意象。冯词"闲"之内涵,其实表现的是自己无力匡扶社稷的惆怅悲哀之情和身陷党争又无法言明的孤苦无奈之情。  相似文献   

7.
自《周礼·春官》提出了“兴”这一名称后,对于它的争论虽历经两千余年,但最终还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兴”也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探讨得最多,也解释得最不清楚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兴”辞与诗的主体是否有内容上的联系。一派是汉人认为“兴”有比喻的意义,“举草木鸟兽以见意”是其代表性的看法;另一派则根本否认“兴”辞有什么意义,郑樵在《六经奥论》中说:“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义理求也。”前一种看法把“比”与“兴”又纠缠在一起,后者又未免过于简单化.因此,后人胡念贻只好…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文学史的界定众说纷纭,以至于这一概念被使用时出现了含混模糊。事实上,从有文学史之实但无文学史之名,到有文学史之名且包含有多重内涵,文学史的内涵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文学史主要包含文学史事实、文学史书写和文学史哲学三个构成层面。与之对应,文学史的意义也是多重的:其一,传播知识、传承文学技法和弘扬文学经典;其二,让后学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与趋势,并将其纳入到民族新文化的建构当中,彰显其时代价值;其三,建构特色的文学史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文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比”、“兴”、“赋”是自《诗经》十五国风始,我国历代民歌都加以继承和发扬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这三种表现方法,是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民歌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反转来它又无形地指导和影响着我国历代的民歌和文人诗歌创作。历代的民歌手和诗人,运用这些方法,为我们写(唱)出了难以数计的瑰丽诗篇。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广为流传的民歌——“花儿”,对“比”、“兴”、“赋”这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间一位重要的词人和词学家,她的《词论》体现了她词学的“雅”观,她认为词的“雅”在内容形式上都是有要求的。在内容上,词应该以表达内心情感为主,要有真情实感,合乎正统;在抒情方式上应该含蓄委婉;在用词上应该率真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1.
“所”字成语颇具规模,但几乎没有被系统地讨论过。本文对刘占峰《中国成语通检》中收录的273个带“所”字的成语进行分析,并对成语中“所”字的词性、功能及其虚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分析哲学的重要文献,其中提出并拒斥了"所与"神活。文章通过解析"所与"神话、消除"所与"一词的歧义、明晰"所与"来正确理解塞拉斯对拒斥所与神话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词史"是清代学者提出的词学话语,意指兼具"实录"精神与"<春秋>笔法"之词作.刘辰翁以"入世"的态度,用比兴的手法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艺术化;在旧日习俗的回忆中,发抒文化失落的伤痛;咏叹、褒贬时事,有意识地表现出以词存史的精神,他的词可称"词史"之作.  相似文献   

14.
要"认识他物",逻辑上须得主体中有他物的规定性,并知道它。感觉的身心过程得以将他物一些规定性的信息传入主体心中,心理是有知性的,但还必须通过主客体分化过程和意向性行为方能识别心中关于他物的信息。研究表明,是儿童有意动作能力的发展引起感知的主客体分化,感觉与行动的协调过程又将他物的客观意义整合到心理感觉中而形成意向性。知识的实质也在于正确表征了外界事物的客观意义(各种内外关系与规律)而不是其确切的形貌如何。  相似文献   

15.
“赋、比、兴”从诗“六义”中分化出来以后,“兴”之义最难定。难就难在概念归属没有定准。把“兴”释为与“比”同类的修辞概念,亦将导致“兴”的浸微浸灭。笔者认为:从“兴”的生成过程,意与象的关系及在创作中的功能几方面看,应把“兴”界定为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6.
“旧”词被赋予新义是英语词汇丰富的重要原因,其语用价值与英语国家的科技文化状况、社会历史背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及情感态度等非语言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王建 《重庆师专学报》2006,5(2):34-38,42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一首歌曲当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他乡没有烈酒』,很多同学对『他』字不解,很是迷惑,那么,该怎么理解呢?『他』在这里不是我们平时常用  相似文献   

19.
“词”与“辞”,由于意义上有某些相同点,在使用上往往易于混淆,如何区别呢?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庆旭 《文教资料》2011,(20):17-18
"词"与"辞"是同音近义词,有时候可以通用,这就容易造成使用错误。本文通过对"词"与"辞"字形、字义及其演变的分析研究,指出了"词"与"辞"之异同,并分析了其原因,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准确表达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