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在大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这就需要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也要强化对大学生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王国燕 《报刊之友》2012,(1):131-132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发挥强大正功能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如何认识传媒,正确而有效地利用传媒就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以校园媒体为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媒介素养实践,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瑜 《新闻知识》2007,(7):75-76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当下媒介素养状况作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和划分,为媒介素养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多样化探究,不同的理论派别和跨学科的研究立足于我国的媒介生态和中国公众的现实条件与需要,开始介入媒介素养的启蒙教育,关注媒介生产、文  相似文献   

7.
刘可文 《新闻窗》2012,(4):67-68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势在必行;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有效处理媒介信息能力,防范和克服不良媒介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社会,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作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并从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大众传媒在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焦红强 《新闻窗》2009,(1):111-113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造成了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11.
陈尚荣  许秀银 《新闻界》2008,(4):107-109
本文在对国内传媒素养教育现状介绍的基础上,结合“艳照门”事件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传媒素养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再进一步探讨分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传媒素养,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了探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棼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杭州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  任燕 《新闻界》2008,(3):45-47
本文旨在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丰富该领域定量分析成果,为在高校科学、系统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就图书馆怎么做才能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应有的教育功能,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在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建立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的新构想,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不断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信息素养课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又要切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通过教学和训练,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开发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容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细化内容,提出了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应采用"立体化"模式并从四个方面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本文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及利用图书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予以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在信息素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