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软件工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指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的关键课程,它与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不一样的,由此本文总结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提高软件工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未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实施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努力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特点、社会需求等方面分析入手,结合作者单位几年来对教育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反思,对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课堂教学 教育应用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刘玮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3):178-179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探讨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人脑向电脑的思维接力——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软件工程专业,热衷于电脑的同学立马会兴奋——耶,这不是进入当今社会最风光的IT行业的武功密笈吗?也有些同学则铁定不感兴趣——唉,不就是整天对着电脑,与无数个0和1打交道的程序员嘛?很多人对于软件工程的认识,肤浅于表面化。今天就由我这个行内人“三打白骨精”,去伪存真,带领大家识别它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专业应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实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中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 “产业人才云”概念下的共建共享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对该模式、体系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孙佳雯 《求学》2009,(1):27-30
教育部发布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地方性大学,“地方特色”与高校办学的结合往往支撑起一所大学某些特色专业的建设。不过,有一些专业是不分时间地域限制的,在地理上的分布也相对均匀。对于这样的专业来说,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今天我们要说的“软件工程”就是这样的专业,国内软件工程专业大约10年前就开始升温,跻身“热门专业”之后一直稳稳地占据热门专业排名前10位。  相似文献   

8.
《南昌教育》2004,(4):31-31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高招新增热门专业情况。公共事业管理、物流、信息工程、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专业“榜上有名”,成为今年高招的大热门,而环保等传统的“冷门”专业,受惠于“奥运”概念,热度也直线上升。但是,令应届高三毕业生及其家长举棋不定的是,挤进热门专业,就业时就能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提出了《软件工程》课程建设的新方案“实例教学+课程设计”。此方案从实用角度详细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课程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详细安排;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法和课程设计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从而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想”、“说”、“写”和“做”的四项基本技能,为高职高专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培养软件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宿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双能”型实践教学团队、贯彻执行实践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探索符合软件工程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1.
解争龙教授     
解争龙教授,男,1961年出生,陕西咸阳市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任教至今。2008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咸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2006年被学校授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授予“教学名师”称号。咸阳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骨干。  相似文献   

12.
解争龙教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F0002-F0002
解争龙教授,男,1961年出生,陕西咸阳市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任教至今。2008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咸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2006年被学校授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授予“教学名师”称号。咸阳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骨干。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该目标,就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为根本,寻求更为科学、实际的培养方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方式现状及问题着手,阐述了校企合作专业项目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了“游泳池”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面向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 “游泳池”式教育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文中首先明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以国内外软件工程教育规范为依据,重点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提出“三横两竖”的课程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详细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又兼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通过对软件工程教育的特性和作用的分析,指出软件人才是软件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其工作特点是"创新"。在信息技术学院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最后对软件工程教育改革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陈曦 《文教资料》2005,(31):162-164
前言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核心课程之一。软件工程要解决的是用工程化的方法来指导软件的生产,它的产生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软件危机”的需要。软件的产生是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越来越落后于硬件的发展了,于是爆发了“软件危机”。人们发现,解决“软件危机”仅仅靠技术是不行的,软件工程也不能是一门纯技术的学科。人们把多种的学科知识用于软件工程,特别是把管理的科学用到了软件业,并且产生了巨大的成果,CM M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高校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对此,本文以安徽大学为例,阐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文中根据软件工程实践教育特点,并结合卓越工程计划的培养要求,提出从树立工程化实践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化实践教育体系,采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化实践考核方式,建立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践教育改革.为研究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建设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历练时间短、延迟于课程教学,与课程实验不同步,实训效果不甚理想针对此现状,提出以强化课程实验为方向,以项目和模块化为形式,强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线的校企紧密结合实训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学好软件工程的关键在于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清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因此,软件工程绪论的教学组织和讲授是至关重要的。介绍软件工程绪论教学过程的总体框架,并且详细阐述软件工程概述的课堂实施细节。  相似文献   

20.
刘向菊 《家教世界》2013,(8X):256-257
文章针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来探讨财经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定位的问题。软件工程专业也从经济、管理方面入手来探索其专业特色。提出了财经类院校应该从管理型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经济型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经济管理结合型的专业特色来定位其软件工程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