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笑话     
王三开烧饼铺,为人倒是很勤快,就是有一个毛病——爱抬杠,抬起杠来什么也不顾。李四存心要捉弄他一下。这天王三刚烤上一炉烧饼,他就故意大声说:“想当年,曹操率领82万人马……”“83万!”王三从屋子里窜出来插嘴。李四慢条斯理地说:“不对,是82万!”王三  相似文献   

2.
四、洞与井。从《旧约》中的一些葬例看,古代的希伯来人喜欢洞葬。《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爱妻死了,他希望他和她有再生之缘,就请求赫人把一个土质肥腴的麦比拉田洞卖给他。赫人以弗仑同意了,并说“我送给你这块田,洼田间的洞也送给你。”亚伯拉罕就把妻子安葬在麦比拉田洞里,使她复活。(23章)在《约书亚记》中,约书亚率以色列众伍擒拿了亚库利人的五个王(耶路撒冷王、希伯仑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瓦伦王),杀死了他们,挂在树上。挂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按照希伯来人“洞中复生’助习惯,把他们丢在一个洞里,用几块大石头堵…  相似文献   

3.
文中曾经提到别里科夫卷起的裤腿,这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为何会卷起裤腿?卷起的裤脚就像别里科夫对外出气的毛孔一样,是他唯一与外界接触地方,也是唯一可以让人喘息的地方。小说全文整个让套子包裹着,让人喘不过气来,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也把整个小镇装在了套子里。他对人们的一切都看不惯,学校乃至全城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通常是三百人的大合奏。因为他给予乐师非常优厚的待遇,所以一个叫南郭的人尽管并不会吹竽,却也混进了乐队。当乐队演奏时,他就站在队伍里假装也在吹。没有人注意到其实他连一点声音也没吹出来,所以南郭也享受到和其他乐师一样的待遇。宣王死后,他的儿子渭王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竽,可是他喜欢听独奏,让乐师一个个吹给他听,于是南郭不得不逃跑了。  相似文献   

5.
寓言新编     
火把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山匪也追进山洞里。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了一顿毒打,身上所有的钱财,包括一把准备夜间照明的火把,都被山匪掠去了。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个山洞极为幽深,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将火把点燃,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会议厅可是省委办公大楼里的一个能容纳将近三百人的会议室。   李高成一走进去,立刻便被会议厅里的情景惊呆了。   偌大的一个会议厅里,黑压压地竟坐满了省市检察机关的二百多名检察官和反贪局的侦查人员 !省市政法委书记、检察长,还有市东城区的检察长,全都神色严肃地坐在会议厅的前排。会场上几乎听不到一丝声息,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等到李高成随同大家一起坐下来的时候,他也就完全清楚了,刚才在万书记办公室的那一番谈话,其实是省委市委几个主要领导的碰头会,它只是一起重大行动的前奏。杨诚在此之前其…  相似文献   

7.
在很早的时候,老鼠眼看就要被蛇、猫消灭掉,为了逃脱灭顶之灾,鼠王召开了家族紧急会议。一只被蛇咬掉了尾巴的老鼠伤心地说:“我们老鼠,现在已无安身之处,钻出洞被猫抓,躲在洞里被蛇咬。蛇繁殖快,在野外随处可碰见,我们在洞里洞外都难逃蛇的捕捉,  相似文献   

8.
一 个 强盗 正在 追 赶一 个商 人 ,商人 逃 进 了 山洞 里 ,山 洞 极 深 也 极 黑 ,强 盗 追 了 上 去 ,抓 住 了 商 人 ,抢 走了 他的 钱和 他 随身 带着 的 火把 。 山 洞 如同 一 个 迷 宫,强 盗庆 幸 自 己 有一 个 火 把 。他借 着 火 把 的 光 在 洞 中 行 走 ,他 能 看 清 脚 下 的 石 块 ,能 看清 周围 的石 壁 ,因此 他 不会 被石 块 绊倒 ,也 不会 碰 壁。但是 ,他 走 来 走 去 ,就 是 走 不 出 这 个 山 洞 ,最 终 ,他 筋 疲 力尽 而死 。 商人 失 去 了 一切 ,他 在黑 暗 中 摸 索行 走 ,十 分 艰 辛 。他不 时碰 壁 ,不时 …  相似文献   

9.
春天来了     
丁东……丁东……是什么声音?把睡在泥洞里的小青蛙吵醒了。原来是冰块融化了。小青蛙高兴地爬出洞来,“扑通”一声跳进水里,使劲地叫着:“呱呱呱,呱呱呱,春天来啦!”冬眠的小狗熊被吵醒了,他从洞口向外一看,啊!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柳枝轻轻飘荡。小狗熊高高兴兴地爬出洞来,也大声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0.
故事的故事     
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一天,他不想吃饭,于是妈妈罚他站在门外,然后给屋子里那些听话的孩子讲起一个小故事来。当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发现妈妈在讲故事,哭闹的声音就小了一点儿,因为他想听听妈妈讲的故事。平时他最爱听故事了。这时候妈妈大声说道:“你现在听话,愿意吃饭的话,那么,孩子,我就让你进来听我讲故事。”可是,这孩子仍在抽抽搭搭地哭,当他听到妈妈的喊话声时,又马上大声哭闹起来,就连非常想听故事也不顾了。这时候,有一只老鼠从她的洞里跑了出来,问道:“小孩,你究竟为什么哭呀?我的小老鼠们都在吃肥肉,他们被你的哭闹声吓得呛(qiān%)…  相似文献   

11.
一个商人在山林里被山匪追得无路可走,钻进了一个山洞,山匪逮住了商人,商人遭到一顿毒打后,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只准备在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掳去了。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洞的出口。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地下迷宫。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和周围的石壁,因而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后力竭而死。商人失去火把,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十分艰难。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  相似文献   

12.
火把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走投无路,便钻进了一个山洞,山匪也进了山洞里。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身上所有的钱财,包括一把准备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之后,两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  相似文献   

13.
杨奇斌 《少年月刊》2012,(Z4):29-31
"啊——"小蚂蚁西西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这才睁(zhēng)开眼睛。"天哪,我这是在哪里啊?"西西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一个陌(mò)生的泥洞里,他惊叫着爬起来冲了出去。洞口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他想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自己昨天从家里跑出来玩,由于玩得太晚,就钻进这个泥洞里睡了一觉。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今年上半年,林老师从原来的学校调离,转入了一所新的学校任教。步入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新的领导和同事,林老师心中还有些陌生感和距离感。一天,他正在备课,办公室的王老师皱着眉头进来了,看起来非常烦闷,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取放物品弄出很大声响。林老师觉得受到了干扰,便说:"你可以声音小点吗?"王老师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对林老师说道:"还轮不到你来管我!"两人便争吵了几句,当时被同事  相似文献   

15.
无奈的橡皮     
我是一块正正方方、白白胖胖的橡皮,同时我也是一块可怜的橡皮。我正在睡懒觉,"错字大王"把我从卧室里抓了出来,他抓住我的脖子,让我喘不过气来。他按住我的头,在错字上来回蹭(cèng)、搓(cō),我的头顶被搓秃了,脸上落满了灰尘。下课了,我的酷刑又来了,主人"错字大王"的游戏开始了,我被主人带上了战场,其它的橡皮也纷纷上了战场,有的昂首挺胸地站着,有的懒洋洋地趴在那里。  相似文献   

16.
后羿射日     
三水 《顽皮娃娃》2008,(9):22-25
在很久很久以前,据说是尧帝的时候,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被烤得像火炉一样,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到处残害人类。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老师还不敢面对学生?”是的,我们先去听一节王老师的思想政治课。王老师教政治有十几年了,可我们听他的课还是第一次,没有想到,王老师讲课,很多时候是瞅着后面的黑板讲。他的视线越过学生头顶,高高在上。学生们赞许的目光他享受不到;学生着急、疑惑的表情他也察觉不了。他自顾自地讲着,课堂因为缺少自信、缺少交流,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8.
王小米很喜欢说歇后语。你若问他叫什么名,他准会说:“大米的弟弟——小米。”王小米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啦,“大热天穿棉衣——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四(事)”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  相似文献   

19.
顺其自然     
1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小亢特别好动,被院子里的人称为“顽皮一号”,幼儿园一放学,便爬树、挖泥,一刻也不得安静。一天晚上,他想写大字,我准备好纸笔墨汁,他又要看小人书,待到小人书拿来,他倒啃起甘蔗来了。可是有两件事能使他静下心来。—件是听故事。他老缠着人讲故事,一连听五六个故事也不过瘾,缠得人心烦。第二件是画画。我们家没一个人会画画,可这孩  相似文献   

20.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