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博学多识,还应该平易近人;应该垂下头去让学生看到微笑,应该俯下身来与学生亲切交谈,形成一种亲和力。笔者认为,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尊重教师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当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向他们投去鼓励的目光,并适当地给予他们启发和点拨,千万不要挖苦讽刺,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可以这样说:"这次是不是忘写了?回去认真思考,老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良好情感与态度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平等人格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要给予他们对于其他成人的同等的对待和尊重。用一句通俗点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蹲下来看孩子。要用于孩子们同等水平线的验光审视这个世界,遇到问题的时候,先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然后再提...  相似文献   

3.
蔡茂凤 《小学生》2013,(11):120-12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上的追求。作为一名聋校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问题生心理,准确向学生传递信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他们,使其克服障碍,树立信心,不断进步。要转化问题生,需要分析问题生成因,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杨杰 《考试周刊》2014,(76):41-41
<正>1.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做他们的朋友,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要尊重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本人的素质外,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起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动机的明显与模糊,兴趣的高涨与低落,意志的坚强与薄弱,无一不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师爱培养情感俗话说: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师生关系也是如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产生自卑感,从而自暴自弃。教师应该给他们以信任和关怀,并且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建立起融洽友爱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关怀会使学生感到温暖;教师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凡从事过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每当谈起如何教育学生这个问题时 ,大都认为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因为教师给予学生的尊重对于学生来说 ,是他们自信心与自我约束的支点。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青少年期的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 ,特别是独生子女 ,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 ,希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能理解他 ,关心他 ,尊重他。教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和敬重 ,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利 ,会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和生活 ,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国家在2000年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反弹"相当严重,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  相似文献   

9.
一、扬其长、避其短、激发其自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后进生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能认为他一无是处,一棍子打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鼓励。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吉林教育》2008,(5):74-74
我们常说,学生要尊重老师。然而,很少有人说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11.
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首先,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写作。学生是写作的主人,对学生的写作自由,教师应该加以必要的保护,对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述,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尊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2.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徽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A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斌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3.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意见和建议,珍视他们的情感,欣赏他们的优点,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尊重学生,乐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一、热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首要条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本身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不论你是否有明  相似文献   

14.
尊重是平等对话的姿态,是民主对话的行为,是自主对话的原点,一场精彩的对话一定由"尊重"开始。在"对话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促进"尊重",学生享受"尊重",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落实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一、尊重学生的对话起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对话起点,引领他们从起点出发,开始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5.
一、尊重、相信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要求教师尊重自己的言行、人格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不仪能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不足护短,而是爱护他们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我们应通过从外求他塑转向内求自塑,力争克服教师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翻旧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这种理念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真正尊重学生了吗?  相似文献   

17.
一、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少儿当作不懂事的孩子来看待,尊重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而不能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师要深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了解他们的困惑,给予切实合理的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指令是生涩难懂的,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1.尊重学生,和谐气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弯下腰来,走到学生中间,尊重每个学生,做他们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并对他们在学习当中的每一个闪光点都给予奖励和鼓舞,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要特别注意那些看似调皮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核心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学困生转化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新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培养学生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师用一颗爱心关爱他们,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一、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