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工业企业各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实证分析,比较各产业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应用定性和定量宏观评估贵州省工业企业各相关产业受专利的影响和作用,为贵州省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转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结合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制定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明晰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界定.同时,参照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分析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制定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规划及发展战略,推动与产业链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莉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92-98
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理论、测度指标、专利数据选取以及专利与产业的关联4个方面厘清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 表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测度以产品生产函数理论为主流方法,以专利密度为主要测度标准,反映出专利密集型产业拥有专利要素优势的特点;测度指标逐渐从单指标过渡到多指标,指标体...  相似文献   

4.
针对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识别界定标准和产业分类尚未建立的现状,参考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以及美国商务部和欧洲专利局等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界定标准,基于2017—2021年期间贵州省专利基础信息,从专利文献及产业情报视角,研究识别出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并研究分析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特征、发展态势、产业分布、专利分布及变化趋势,以期为贵州省识别、监测和培育发展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提供情报支撑和决策参考。研究发现,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保持了较好延续性,发明专利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而各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则有所波动,专利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满足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条件的行业减少,范围呈集中趋势;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与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好协同性,行业种类较国家层面更为广泛;贵州省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契合度高,但其产业总产值与专利支撑程度反差巨大,专利对产业的贡献未充分体现,应着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版权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的构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2008年-2010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GDP以及就业人数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并与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及就业的贡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根据已有产业政策以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转型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产业专利密度”的概念对我国230个产业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其中63个专利密集型产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人力投入、资金使用、研发活动中的共9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得出3个主成分。结果表明,对这3个主成分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企业平均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参加项目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企业平均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  相似文献   

7.
李柏洲  王丹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87-1997
基于PP-SFA模型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具有速度特征的时空演化模型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效率动态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可提升空间,不同专利密集型产业间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且发展不平衡。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影响因素,政府支持、研发投入强度、竞争程度、研发外部经费均对产出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时空演化方面,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大力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背景下,结合江苏省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参考前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究,提炼专利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各城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做竞争力研究。结合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体系,在现有专利密集型产业划分基础上,搜集统计年鉴数据,用信息熵模型法,从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扩散竞争力、隐性竞争力4个维度,从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直接产出、间接产出等八个一级指标对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度,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排序,根据各维度表现评价结果对城市进行聚类讨论,针对每个城市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应用新结构经济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产业政策,对所处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在相应的环节提升上做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专利和新产品作为产业创新效率体系的产出以及投入,分两阶段对2001-2010年间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创新效率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2001-2005年为第一阶段,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RD投入的技术效率要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2006-2010年为第二阶段,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经济产出绩效要低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两阶段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引起的。总的来说,2001-2010年间的综合阶段的整体效率主要由第二阶段的经济产出绩效决定。文末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高价值专利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体系,以高价值专利密集度、高价值专利占比、研发活动规模和研发人员占比4方面指标综合界定专利密集型产业;通过综合评价法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效益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存在发展不均衡、创新产出未与经济效益形成明显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优势不显著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及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广西2003—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各类专利产出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专利申请总量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类型的专利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一样;不存在受三类专利影响均明显处于优势的产业。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工业产业2011—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Malmquist方法分析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原因,并构建知识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其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重庆中低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源于创新效率变化,其技术进步变化系数远小于1,技术进步呈负增长态势,其创新驱动主要受高新技术行业的知识溢出和"干中学"效应影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且研发资本投入越低,知识溢出的影响强度越大,意味着充分利用并借力高新技术发展是带动中低技术产业升级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从管理的角度说明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管理创新。分析了标准化对IT企业产值的贡献。通过对几个IT企业的数据统计和计算,测算出标准化对产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而下降.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是工业经济效率的下降.而从统计方法的角度分析,工业经济效率下降只是工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工业增加值率对经济效率的衡量效果受到影响,工业增加值率并不必然反映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8-2005年度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Translog函数,对中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大于R&D投入的作用,而且可以加强R&D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市产业结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主要通过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和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技术效率提升和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中性技术进步实现;城市产业多样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到技术效率、产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中介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行业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好文  李增福  唐春阳 《预测》2004,23(6):62-64,79
本文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的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行业对股利分配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行业之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赶超模型在内容上包括技术赶超和市场赶超,在具体的赶超模式上,可分为路径跟随式、阶段跳跃式和路径创造式(后两种属于技术跨越式)。以韩国三种产业的技术赶超过程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各种科技要素投入和各种科技产出对品牌资产的不同影响,以连续5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中的86个企业为样本,分别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维度与品牌价值做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品牌价值,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存量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都正向显著影响品牌价值,但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三种专利产出也都显著正向影响品牌价值,且质量高的专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