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专业化发展必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以合理尊重学生需求为前提,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的教育理想。然而,目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需求漠视与误解。本文在阐释学生需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漠视学生需求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合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对策,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其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阐述学校教育评价强调的是教育价值的"增值"、即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现实的教育评价中仍存在着诸如模糊认知教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漠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及无限放大的功利性取向等有悖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偏差。基于教育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关注与提升人生命意义与生命感受过程的认识,提出教育评价应在努力建构教育评价双方的主体性价值需求、在极力"张扬"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彰显学生价值的舞台主张。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期待教育回到"原点"》,对现今的中小学教育现状作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教育"原点"的概念,主张让教师与学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说实话,从目前情况来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还离幸福完整的生活很远。究其原因,我想也无非就是因为教育远离了教育的"原点",忘记了教育的目的,不是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而是一味地迎合上级部门与社会的期望,过分关注"教育"数据,漠视学生的情感与发展需要,使教育成了"目中无人"的教育。2010年10月,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高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上,首师大孟繁华教授《回归教育的本质》专题讲座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学者专家的发言是振聋发聩的。作为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能在想着"实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班集体  相似文献   

4.
"个人专业"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方提供的专业之外由学生自主设计的专业,它具有以学生个性化兴趣和目标为导向、由学生自主发动并主要设计、跨学科等特点。在课程修读方面,"个人专业"需满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双重要求,确定统一的主题或明确的学术焦点,同时学生还拥有跨学科组织课程的任务与权利。它对中国大学的启示是:回归综合性大学办学初心,为学生提供综合性教育平台;回应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个人专业"的设置与发展;立足高等教育与"个人专业"特性,合理设计课程体系;针对"个人专业"需求,做好专业设置与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信息化在应用层面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瓶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驱力缺少关注,漠视教育领域的现实需求。因此,须从教育需求的角度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改变以往仅在宏观层面概念化研究的方式,细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范畴,并从满足现实需求入手,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入教育大系统中,逐步发挥其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玲 《时代教育》2009,(5):162-162
"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反常态教育,利用学生的自尊心,从相反的教育角度、以"漠视"的方式对学生寄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学生内心的"自尊",激起其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欲望",将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视域下的学业评价改革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来分析教育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文章从生态学出发分析了学业评价的非生态现象:作业负荷繁重,超出学生的生态承载力;漠视学生需求,压抑个性发展;评价内容和方法单一且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并借鉴了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如耐度定律、花盆效应以及生态位原理.提出相对合理的学业评价方式即表现性评价,认为这样可以建立动态的学业评价,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意发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教学系统、人才培养系统等处于良性的循环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推进教学过程的和谐,深入开展"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当和谐教育的使者,为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2010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以"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与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学生发展的新需求与学校教育的新挑战,明晰学校创新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分享海峡两岸实现教育优质与公平、教育国际化的理论、方法与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常常过于关注分数排名和升学率,却忽视了生命。我们漠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关进校园,关进书本,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德育边缘化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多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强了。这种"圈养"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生命的缺失和灵魂的狭窄。华东师大教授叶澜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生命意义上,教育有四个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石家庄酒店行业的发展态势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酒店从业人员现状和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研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实际、贴近河北的发展和需求,以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从而为"十二五"酒店业人才培养规划的研究制定奠定基础.文章通过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以满足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国教育的发展变革,两种不同宗旨的教育思想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一,以往的传统教育一直比较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强调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这会使学生的个性特点、独立品格、自我意识消磨殆尽,形成习惯向后看、重内省、随大流的思维定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漠视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深入人心,因此,很多老师便绞尽脑汁,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极力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丰富繁杂的课堂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位与新坐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职责与使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教学方式通过微观实践精准锁定目标小组,赋予个体权能,强化集体分享,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了师生双向互动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合理运用系列教学工具与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了学生群体的自我改变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廖邦 《考试周刊》2014,(20):33+126-33,126
"体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人文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某些教师对课堂操作略显迷茫,对"体验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忽视文本的情境创设、偏离文本的"精彩"表演和漠视文本的静默旁观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体验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课堂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依然盛行,漠视了生命的需求,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教育与生活的隔离,生命灵性的泯灭,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势在必行。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表达了他的基本历史哲学观点,"重演"论是其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构建历史生命化课堂有重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换位体验"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经常会出现轻视学生的阅读起点、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漠视学生的角色经验的误区。鉴于此,需要教师采取有效对策,从而使学生能真切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周中振 《成才之路》2010,(13):14-15
传统教育常常围绕社会或学校、家庭的需求培养人才,它忽视、扼杀了孩子们本性的发展,泯灭了孩子们的创造热情。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顺应孩子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而进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最多、最深刻,能够合理地抓住和利用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以正确的诱导、满足,对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展开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程舒通 《考试周刊》2014,(59):146-147
本文阐述了职业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及能力本位教育和职业竞争力的不同点,科学、合理地界定了其定义,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职业竞争力在高职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包括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考虑社会动态的发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枣营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九年黄金成长期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提出了"成长教育"的办学理念。一、"成长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成长教育"是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以未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系统。针对此背景和学生年龄特点,我们提出"一个能力、七个素养"学生培养目标和操作体系(见图1)。"一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立足于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课程建设中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进行调研,构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四化"建设模式,探索建立课程评价与动态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