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权质押融资成为诸多企业快速拓展业务的重要渠道,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新型的质押融资模式。与此同时,版权质押融资同样存在着诸多阻碍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针对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完善我国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版权质押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价值,有效缓解出版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的三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版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主导下的“政府贴息+独立评估+反担保”的版权质押融资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运行机制设计;然后对出版企业开展版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完善我国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琳 《出版广角》2017,(24):43-45
版权融资符合影视产业的特点,不仅迎合了影视产业融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亦有助于影视产业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国内影视版权融资主要包括预售版权融资、版权质押融资以及版权证券化融资.由于法律不健全以及影视产业发展特性等原因,影视版权融资在实践中仍面临较多法律风险,主要集中于权属、完片以及变现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影视版权预告登记、第三方监理、影视版权评估以及影视版权交易机制的完善出发,对影视版权融资中的法律风险予以防范和应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现实处境与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幸 《东南传播》2012,(8):33-35
本文采用现象观察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视角切入到中国电影产业乃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研究发现电影制片业在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多数电影制片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实现较低成本的融资。在电影制片业以期待版权质押向银行获得贷款过程中,银行面临法律、市场、评估、变现等风险,希望通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设适合中国电影版权担保融资的金融和法律法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业经营     
《视听界》2013,(4):5-5
影视产业融资难将一批项目打包,以版权质押的方式融资,是国际通行的影视行业融资模式,在国内却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影视作品长期以"小作坊"生产方式为主,虽然总产量大,但精品少。制作方单兵作战的方式决定了规模难以扩张,品质不可控制,成为了与银行合作的"绊脚石"。实际上,影视产业仍存在融资担保难、版权评估困难、银行风险控制与影视企业拍摄周期相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康 《编辑之友》2011,(9):91-93
一版权产业与版权融资版权产业是指生产与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1]。本文拟以版权产业中的影视、动漫行业作为主要对象来探析一下我国版权产业融资中对版权项目的价值评估问题。版权融资是指版权产业企业将自身拥有知识产权的版权项目作质押而  相似文献   

7.
我国存在供应链节点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而企业的运营又常会受到资金的约束,主要是因这些企业的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不高,而且并没有太强的信用观念,导致贷款困难,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会受到资金的约束。由于资金的约束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与决策,虽然企业受到自有资金的约束,但是供应链的内部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会影响企业资金运行,还会影响企业的收益。本文对资金约束供应链的融资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存货质押融资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企业著作权质押融资业务中,资产估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著作权权利内容的复杂性和质押融资业务的特殊性,著作权的估值需要清晰界定估值对象,结合估值目的,选择合适的估值策略、估值类型和估值方法.在估值过程中需要考虑著作权的文化产业属性、法律属性以及估值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并将著作权的估值与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判断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黄玫  范超 《中国广播》2012,(3):79-79
广东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票房收入质押等模式,积极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以“金融杠杆”撬动文化产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陈以乐 《今传媒》2016,(11):32-33
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使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战略性融合,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立法上存在不足,而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则相对成熟,对我国有借鉴作用.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对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版权证券化是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是实现版权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版权证券化在我国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规范尚未明确,缺乏系统性的法律规范.本文从法律角度对版权证券化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并结合国外相关法律规范,为我国版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的解决做出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2,(12):66-66
11月10日.新华网记者从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了解到,北京银行南昌分行最近以江西泰豪动漫有限公司的动漫作品《阿香日记》形象设计版权为质押.向企业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贷款。支持其后续动漫产品的研发创作。这是江西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创新担保方式,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环境中,图书馆文库建设与服务中的版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法律风险较大,如果发生侵权,图书馆可能会因其不同的版权角色承担直接侵权或间接侵权责任。图书馆应针对数字文库建设与服务的特殊性,采取以下版权管理措施:学习和领会法律法规、开展版权风险评估、从事科学的版权实践、保证服务的公益性等。  相似文献   

14.
版权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证券化的融资渠道成为版权价值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证券化的交易架构出发,分析了版权证券化过程风险产生的机制,结合版权的特殊性质对版权证券化的特定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化解途径和对策,认为应借鉴欧美等国版权证券化成功经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有效地降低和预防风险的发生,合理、有序、高效地推动我国的版权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三网融合"对版权制度建设与版权司法实践形成了新的挑战,也为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图书馆的版权角色混同、合理使用权利进一步受限、版权使用的法律风险增加,以及版权使用费升高等。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图书馆可以向立法机关积极反映诉求,创新版权授权策略,开发与保护自主版权,对版权进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鑫 《编辑学刊》2016,(2):28-32
在围绕优秀外版图书的竞争依旧激烈的背景下,旨在"避强击弱"的"不对称竞争"策略,有助于出版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避开不必要的正面竞争,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成果。文章从自身定位、选题计划、确定洽谈目标、洽谈策略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在版权引进竞争中运用"不对称竞争"策略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于文 《编辑之友》2018,(5):17-21
以"知识付费"为代表的新兴知识服务是基于网络时空而产生的全新知识生产和分享空间,围绕知识作品使用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也都随之颠覆与重构,引发了知识服务在"思想/表达""成本/效率""围墙/自由"方面的版权矛盾与冲突.出版业等数字内容产业在知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应当从建立和完善侵权监察制度、版权许可方式、版权合作机制和版权经营理念等方面做好相应的版权制度调适.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逐步走上正轨,版权贸易额也逐年上升,至2002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数量已突破上万种。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竞争也日趋激烈的版权贸易市场,尚未涉足或涉足未深的中小型出版社该采取何种策略与措施,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中小型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存在的问题从北京市版权贸易总量占全国60%多便可看出,那些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小型出版社,由于资金不足、信息不灵等原因,在版权贸易中处于弱势。而使这些中小型出版社在版权贸易中“踟躇不前”的主要原因,却是主观上和策略上的,这表现在:第一,领导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党雷 《出版广角》2019,(22):31-33
版权协会是推动版权法律实施,普遍联系版权相关主体,促进版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版权协会发展形成了以中国版权协会为示范,省、市、县级版权协会自发生长的格局,建议加强版权协会建设,积极推进协会与政府脱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版权协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洁  吴胜林 《出版广角》2016,(20):59-61
转发微博的版权问题、法律性质以及侵权风险与其技术类型有关.对不同类型的转发微博行为可以采取授权许可、创作共用、"避风港"规则等制度进行规范,同时有必要重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为版权默示许可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