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商对教学及学生将来成功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是智商与情商协作的产物,情商制约着智商发挥的程度和限度,很难想象只有天赋却厌恶语文学习的学生会语文素养优异。而老师总是对那些虽不聪明却乐此不疲学习的学生怀有期望。可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2.
蒋伟 《文学教育(上)》2008,(12):145-145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动,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真正做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本文从高中学生的记忆心理和记忆特点谈起,深入分析学生的五方面的记忆特点,并指出一些实用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识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语文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它是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然而,实际上,语文总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在于语文教学的单调刻板、盲目追求成绩,不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真正发现语文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获取知识与思维训练借助各种手段寻找问题的答案,指导学生写出“学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阅读书本的能力,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对“训练”做过精辟的阐释。他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语文训练即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为主,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教学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鼓励学生多识字,及早进入汉字阅读。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字兴趣,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多识字,并且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尤为重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粗略地谈谈低年级生字识记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  相似文献   

10.
一、指引问题,拓展深化语文课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某个词义或某个句义上,还要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充分理解课文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觅课文中异乎寻常的安排,深刻领悟作者立意的高超、构思的精妙和遣词造句的苦心。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生的困惑之处,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不易逾越的障碍。引导学生寻找、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燕子》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自己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文字鲜活,生活气息浓厚,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诗意的、审美的、充满情趣的”。但是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由于对“工具论”的片面理解,强调了双基,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仅把教材当成传授知识的工具,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构建良好的审美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名作,其中的文字和语言丰富多彩,篇章结构变化有致,并且蕴含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美学要素。教师应该做到洞察幽微,指导学生在词语和段落之间去发现美和欣赏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其中凝炼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强烈真挚的情感,一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资源,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文本中审美的内容和现实,汲取并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超前学习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探究,激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是人的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自我追求的目标、自主学习的时间、主动探究的空间和独立钻研的问题,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行内人各执一词。但似乎多数观点均强调课外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其实不然,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创造,即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课文诵读 ,想象鲜活形象  读是我国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现代的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因此 ,朗读特别重要。这不仅因为“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 ,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 ) ,而且因为“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语 )。课堂上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读” ,就会得其语意 ,加深感受。可按照读———想———读的程序循环往复 ,边读边想 ,边想边读 ,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9.
影视:让语文教学从平面到立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而对电影、电视却情有独钟。如果我们因势利导,把学生对影视的强烈兴趣巧妙地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指出 :“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为创造而教 ,学生为创造而学。说到底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并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作为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的语文 ,因其综合了科学性和人文性而成为最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学科。本文试从学生的创造个性、创造思维、创造技能的培养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造个性的培养所谓创造个性品质是指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活动时 ,在精神、智力、意志、人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 ,如挑战性、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