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只是一味注重课堂的包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文课堂虚假的美丽。PPT、视频、音乐……课堂五花八门;讨论、表演、答辩、实验等方法与技巧,似乎更增添了一份虚假的繁荣,所有这一切"花拳绣腿"使语文失去了本真。华丽的包装,犹如温馨的枷锁,锁住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锁住了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更锁住了教师独立钻研文本,遵循作者思路,感受"表达"意义的可能。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语文课堂中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花腔",我们必须提倡语文教学要行走在文本细读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2.
梁雄芳 《语文天地》2011,(23):38-39
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包装成了教师教学中必须正视和科学把握的重要抓手。可在课的包装上,很多教师心中充满迷茫,尤其是语文教师。不包装吧,被认为是传统、守旧、不入流;刻意包装吧,被认为是表演、作秀、故弄玄虚。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包装才能"浓妆淡抹总相宜"呢?一、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语文课堂包装  相似文献   

3.
放眼当前的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竞赛课、研讨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单独执教第一课时,偶有执教第一课时的,也往往会把课上得不伦不类。即从课的起点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也不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把本该第二课时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而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不少语文课堂中,肤浅的对话、刻意的包装、停滞的思维充斥其中,表面热闹、实质空洞。如何改变解读思维、进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因此,"文本细读"概念的引进,立刻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学中迅速流行起来。文本细读是从文学批评中借鉴来的,其主要的观点: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  相似文献   

5.
赵丽娟 《教师》2014,(9):95-96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乔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被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基于此,我认为.朗读乃是架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一座彩虹桥。注意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是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6.
解读文本,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继而在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朱永娟 《考试周刊》2010,(45):225-226
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教学立足整体,使学生通过活动,整体感知,获得感悟。长时间以来,感悟教学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操作也缺乏科学性。语文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接受的是老师感悟后转述过来的"第二文本",学生没有进入感悟状态,也就很难说感悟了"第一文本"之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感悟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对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也是阅读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亲自参与阅读实践,获得真切体验,汲取文本营养,同时学会阅读。所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需是真实有效的。笔者认为,有效的对话能够实现对文本的深层解读,使课堂富有精彩的生成;有效的对话能够引导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教师根据文本所提供的情节、情境,让学生扮演某一角色,模拟某一情境,在表演中得到体验,以此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探究。可以是根据一个片断的或一个教学点的即时表演,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完整的演绎,还可以是对文本中的“空白”处通过创造性表演,进行大胆、合理的再创造。学生表演的过程是尝试实践的过程,是促进智慧丰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作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1.
黄雪琴 《广西教育》2007,(6A):21-21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因为“怎样教”的前提,是首先明确“教什么”,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解读文本,就是要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把握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凭借的是多样而富有情趣的文本,面对的是生动而富有灵性的血肉之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品词析句中揣摩,在思考感动中提升,在体验运用中积累,使课堂勃发澎湃激情、涌动思想灵性、流淌如诗旋律。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燕子》教学片断。 师: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齐)乌黑光亮的。 师:燕子的翅膀呢? 生:(齐)俊俏轻快的。  相似文献   

14.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0,(57):41-41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美读文本,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或材料去美读文本,然后达到深层次正确解读文本的目的。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有新意的教法,才能让语文教学实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是要改变 传统语文课堂“少、费、差、慢”的积弊’引领教学观念的变革。 意在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掌握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际操作 方法和策略,并将之传给学生。以此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 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花季年华,多梦年龄,在他们的世界里,喜怒哀乐,悲欣愁苦,亦是百味俱全。言为心声,作文也应是孩子们倾吐心语,宣泄情感的载体。但一直以来,在应试作文的挤压之下,学生的习作被迫进行“全面包装”,  相似文献   

17.
商品有了精美的包装,消费者满意,厂家获利。包装很重要,重要到有些人面对精彩纷呈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包装失去了方寸,失去应有的警惕性,于是生活中总是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所谓的劣酒新瓶不只是令人难堪的事件。这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上好阅读课的基本保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也花费了不少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没能正确把握文本解读的“度”,没能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一些过度解读文本现象的透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充分把握教学文本的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备课文和备学生。然而,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很多时候,课堂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想让遗憾少一些,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应变的机智。  相似文献   

20.
经典文本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经典文本的教学要注意发掘其现实意义,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适应学生需求,同时,教师要对经典进行梳理整合,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发挥经典文本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