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假,我和五岁的洋洋弟弟来到在南昌的春姨家度假。一个周末,春姨要加班,我们就一起到了她上班的地方。工作完后,春姨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同学聚会,你们会不会也一起去?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重复用“春”字咏春,使人感到春风扑面,春色满眼,春意盎然,春情荡漾,趣味无穷。南朝梁元帝《春曰》诗: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全诗18句竟用了23个“春”,再加上“日日”“处处”等重叠、重用,字词稠叠,可谓奇特。  相似文献   

3.
《我的》第一个音符响起,宣告本年度重磅音乐专辑引爆!相比上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这张新专辑以突出春春真我、自我以及音乐霸气为主,更加彰显春春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4.
剪“春”     
<正> 哈!真高兴,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今天我们不仅了解春天的景色美,还欣赏了描写春天的诗,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剪春字。说到剪“春”字,大家可乐了,都认为这有什么难的?早就会写春字了,剪一下还不是很容易吗?老师先让大家简单地说了说剪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试验修订本,人教版)《逍遥游》中有一段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段话编者把“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春秋”注为“指四季”,把“以五百岁为春”注释为“意即以二千年为一年”。这样注  相似文献   

6.
我家邻居养了一条狗,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春莉”。春莉的主人对待它就像亲生儿女一样疼爱,每天都把春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有一天,春莉的主人忽然得了重病,没有能力照料可爱的春莉了。从那天开始,春莉不再是“小公主”了,没有人关心它,它只能流浪在外。每天春莉都院子里孤独地走来走去,身上脏乎乎的,每到傍晚,它会趴在主人家门口等待主人喂食,不过,它再也没见过主人。  相似文献   

7.
一日,乾隆皇帝带臣子到郊外踏青。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乾隆不觉兴起,命纪晓岚当场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要嵌上两个春字。纪晓岚略加思索,即脱口而出: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纪晓岚吟诵“春”字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翔实的材料和充分的道理,论述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之妙。指出这个“闹”字,并不是“吵闹”、“打闹”、“争闹有声”的“闹”,而是“热闹”、欢腾活跃的“闹”。它不仅表现了花的绚烂繁盛,而且表现了春意的浓郁和春天蕴含的勃勃生机。它所揭示的是春之神,春之魂,而不单单是春的外在形态。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26日星期一表弟的老爸利用在电视台工作的优势,为表弟弄到了一张李宇春的亲笔签名照。想到我同学肥玉米赵程昨天从中午到晚上一直守在锦佳大酒店外,都没能看到春春一眼,这张签名照就愈发显得珍贵。  相似文献   

10.
"春"具有文字和文化两重意义,中国人对于"春"可谓一往情深,因为它蕴藏着很多而且很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意蕴。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春"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都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午餐时,生活老师告诉我,刚才春春和婷婷起了冲突,婷婷一赌气不肯吃饭,跑到宿舍去了。我便把春春叫过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它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严寒的冬天即将离开。为了庆祝立春的到来,我们学校举办了四年级庆祝"立春"活动。我们班开展的是剪"春"字活动,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剪纸正是我的爱好。老师建议我们剪出五个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春"字。我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再折成一个三角形,接着再画半个"春"字,而这个"春"字还可以将横或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春捂秋冻”呢?“春捂秋冻”就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衣服不要穿得太单薄;而秋季天气转冷的时候,也不要急着把过冬的衣服全穿上。“春捂秋冻”可以增强人体慢慢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春捂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17):114-115
《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也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朱自清先生匠心独运,妙借"东风",将盼春——绘春——颂春,尤其是绘春部分的春草、春花、春雨和迎春有机的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篇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表示十二个月时间称谓的“年”“岁”的词义的演变进行考释 ,并兼及同义的祀、秋、春、稔、兹、载等。  相似文献   

16.
钓鱼湾——唐储光曦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莲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曦的《钓鱼湾》的确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诗评家多有评述。其倒叙的结构,增强了戏剧效果;第二联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堪称绝唱,这些都是诗评家所极力赞扬的。然而评论者对“春深杏花乱”一句却鲜有赞语,并且大都解释为,“春天将尽,杏花开败,落入水中随水流而逝”。这种解释值得商榷,“春深”是否就是春尽,可不可理解为“春意正浓”?“乱”是否就是花败零落之意,可否理解为是“杏花怒放”的形象说法?通常的说法也许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其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7.
"春"意象在历代僧诗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具体意义。从具体文本出发,对僧诗中的"春"意向进行历时性探讨,从早期经典译经出发,梳理不同时期僧诗对"春"的书写,比较历代僧诗中"春"意象的内涵特质,从而对禅学思想、思维方式的演进得以一窥。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轶事》记载,一天,郑板桥应邀与几位秀才一起春游,兴之所至,边欣赏春花美景,边吟成一首嵌满“春”字的《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又只见几个农人笑开口:‘春短,春长,趁此春日迟迟,开上几亩春荒,种上几亩春苗,真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头插几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裳,兜兜的春菜,篮里挎的春桑。游春闲散春闷,怀春懒回闺房。郊外观不尽阳春烟景,又只见一个春女,上下巧样的春装。满面淡淡的春色,浑身处处春香,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总不如撇下这回春心,今春过了来春至,再把春心腹内藏。大家里装上一壶春酒,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满目羡慕功名,忘却了窗下念文章,不料二月仲春鹿鸣,全不念平地春雷声响亮。”由于技巧娴熟,所嵌“春”字自然流畅,不但无“重复”之病,而且生动、新颖,另有一番情趣。 (《特区时报》1998年1月15日转自《资料卡片杂志》)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春,我曾经工作过的乡镇学校推荐我到县里参加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上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  相似文献   

20.
“春捂秋冻。”一句话流传了千百年,自然是沉淀了无数前辈的智慧。从字面上看,这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但妈妈们还是会问:“春捂到底该怎么捂才恰到好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