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蓝本。笔者认为要在语文环境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就应该搭建语文舞台,立足于课堂。一、在赏读美文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  相似文献   

2.
金哲民 《现代教学》2009,(12):27-28
语文教学要做到用语文教师的智慧去孕育学生的语文智慧。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思想的灿烂火花和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不能虚假地教语文,而要扎扎实实地教语文;不能花哨地教语文,而要干干净净地教语文;不能平庸地教语文,而要巧妙地教语文。  相似文献   

3.
化育生命应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境界和追求。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生命关怀意识的虚化、生命诗意的苍白化、生命灵动的弱化等原因造成了生命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化育生命的语文教学需要有生命的教之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应以“生命人”为起点,也应以“生命人”为归宿。语文教育不仅“教生命”,而且要通过“有生命地教”来“教生命”。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源,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刘嵘 《教育》2013,(22):50-51
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育好人,必须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语文的思想性,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  相似文献   

6.
黄厚江老师经常说:我们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句话真的很实在。笔者近日执教一节公开课《桥之美》,感慨良多,感觉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无论什么文体、什么时候都要遵循。笔者想结合自己的课例《桥之美》粗浅地谈谈如何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教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广大而活跃的智慧生命生成的空间,它不仅需要教而化之于知识、能力,而且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与品格,还要联系生活与人生活动。一方面我注意把语文教“实”,另一方面努力将语文讲“活”。  相似文献   

8.
齐殿玺 《考试周刊》2014,(39):32-32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生命教学,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唤醒文本,让文本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语文课堂活力。要让学生用生命投入,教师首先就要用生命教,让学生用生命学。打造高效课堂,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让教师用自身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在阳新县浮屠镇宏卿初级中学有一个班,被师生称为"夫妻班"。丈夫柯文平教语文,担任班主任,妻子胡宝钗教数学。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湖北省优秀资教生,在大学里,他俩学的都是园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俩毅然选择了到农村学校资教。学了四年的园艺,柯文平对生命的认识更深刻。他认为,学生的生命成长,一题数解,没有固定的教育方程式,但一定要有适合他们生命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柯文平坚持用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力量牵引学生的生命之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蓝本。笔者认为要在语文环境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就应该搭建语文舞台,立足于课堂。  相似文献   

11.
授之以趣 教之以法──我教语文的点滴体会合肥四十八中盛银芝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学生授之以趣,教之以法。让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对待学习,以良好的方法搞好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掌握语文知识。一、以新颖的内容激发兴趣。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尽...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文学著作,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并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让这门艺术做到最高境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热情,教师教的热情,学生学的热情。有了热情的语文教学定会绽放最美的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14.
吴春来 《语文知识》2014,(12):33-35
语文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课堂?课改多年来,大家争论不休,各执一词,文化课堂有之,审美课堂有之,青春课堂亦有之……面对纷杂的语文课堂,一线教师不禁一声长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 然而不管语文课堂多么复杂多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无法更改的,那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字是有生命的,它以自身独有的语调、节奏,充分、适恰地实现着言语主体生命之情气。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在阐述“素读”理念时说:“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其内在意蕴,素读就是引导读者进入到文词句的深层含义中去,吟咏玩味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潘新和教授说:“每一篇文字都应该弥漫着蒸腾的血气和体温,都是个性生命基因的复制和重组,都打着人生经验、情感和感悟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树立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课堂文化,为儿童的生命和精神成长服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意识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语文、游戏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初中教语文32年,当了25年班主任,现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拙见写下。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教育——首先是人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审美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更是可以与之水乳交融。因为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其中更是不乏作家文豪们优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文本的解读与表达,通过文本来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因而,文本与人本的交融,就支撑起语文天地宽斓广阔的创造空间。因而,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语文学习。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勤奋的语文老师可以教好文字、语法与解题技巧,但语感和写作是永远不能“教”出来的。因而,语文应该是最宽容、最有灵性的,语文学习的主体始终应该是“我”。语文学习要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要有文化的内核,要有生活的外延,要参以人生的阅历和生命的体验。一言以蔽之,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学校只能够开一门课,你最想要保留哪一科目呢?朱永新先生的答案是语文,因为,离生命和生活最相近的学科是语文。他说:语文是芬芳的。潘知常先生也说语文老师对于他"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语文教学则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关于尊严、关于自由、关于审美的一门课程。他提道:"语文教我灵魂歌唱。"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审美意象进行解读,让其审美情感被激活,审美体验得以丰富,这需要日常的浸淫。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从而让学生品尝到语文的芬芳之美呢?  相似文献   

19.
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在双向倾诉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存在。教师觉得自己是在为生命而教语文,在用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使课堂充满人性,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让教学各个环节都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富有人文精神。从而体现人情的意蕴,人性的热情,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使之进入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还得从实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