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随着一声声稚嫩的童声从广播中传来,记者越过校门,踏入了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小学校园内。前来迎接记者的张洁校长笑着说这是学生们在诵读《弟子规》。小学生在广播中一字一句地朗诵《弟子规》的情形,记者是头一次听到,但对于玉桃园小学  相似文献   

2.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琅琅的读书声从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的校园里传了出来,同学们正端坐着背诵《弟子规》;  相似文献   

3.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孝"的问题,《朱子治家格言》中早就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等告诫,《弟子规》中也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有道是,"百善孝为先"。  相似文献   

4.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父母在,不远游!"到了清代《弟子规》里,还给我们晚辈定了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父母喊你呢,你必须马上答应,父母叫你去做的事,你绝对不能犯懒不做;出门去哪里,必须要告诉父母,回家后必须马上面见父母,把出去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一下。当然,温情脉脉的唐诗里也说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么多先人贤人诗人的谆谆教诲之前站出来吐父母的槽,似乎有些冒天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西游记》,这时正播着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热闹场面,我看了真是大快人心……突然妈妈让我给她洗澡,我听了,立马不假思索地回答:"妈,没功夫,没看见我正忙着看电视呢吗!"说完后,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弟子规》的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突然想到:"上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  相似文献   

7.
孝敬父母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做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古训朗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古训释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无论我们读多少经典,"孝义"二字都要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这个时期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将品德教育与国学经典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一、诵读经典,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从经典诵读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如《弟子规》中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古代这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与现代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相吻合.诵读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比咒语还灵验晚上,我有事叫刘真然,她正在另一个屋里不知道玩儿着什么,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嗯,等会儿。”我又喊:“我有急事呀,你快过来!”然然说:“等会儿,正忙着呢!”我说:“父母呼,应勿缓。”然然老老实实地过来了,歉疚地问“:什么事,爸爸?”我说的“父母呼,应勿缓”可不是个搞定小屁孩儿的咒语,不过这也和咒语差不多,而且比咒语还灵验。这句话出自中华传统典籍《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幼儿启蒙教育的必读经典。其实经典并不神秘,也不是什么难读懂的东西,只是现在读的人少了,对它缺乏了解和利用。比如这个《弟子规》,其实就是教育小孩子…  相似文献   

10.
《弟子规》中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人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等,本文分析了《弟子规》与小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规矩做人规范做事。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     
《小学生》2009,(1):40-47
《弟子规》是一本学习待人处事的必读书。从2008年第9期我们开始连载《弟子规》漫画版,得到大家的喜爱,2009年《小学生》探索心理版将继续连载《弟子规》漫画版,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经典名言。当然了,我也不会例外。我最喜欢的经典名言是《弟子规》中的这句话:"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情不要慌忙,忙了就很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马虎草率。  相似文献   

13.
弟子规     
李毓秀 《中国德育》2006,1(2):F0003-F0003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昏则定出必告苟私藏亲心伤孝何难亲憎我亲有疾药先尝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幼者后长呼人长无言退恭立声要低低不闻[谨]朝起早夜眠迟俱紧切置官服食适可勿过则勿跋倚勿箕踞事勿忙忙多错声必扬人问谁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切戒之见未真勿急疾勿模糊即内省有则改闻过怒闻誉乐名为恶过能改〔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非言大己有能人不安勿话扰即是恶疾之甚将加人先问己慈而宽势服人〔亲人〕同是人类不齐过日少不亲仁〔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信皆要方读此就人问求确义有定处读看毕勿自暴勿…  相似文献   

14.
传统启蒙礼     
石玉成 《教育》2014,(10):5-5
9月14日,在长春文庙,50名身着传统服装的幼童在家长的陪伴下,参加了一场传统启蒙礼。通过献帛、行拜师礼、诵读《弟子规》、书写“仁”“人”等活动,使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礼仪。  相似文献   

15.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从本学期开始,北京多所小学校园掀起学习儒家经典教材《弟子规》的热潮。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出现一些质疑:小学生学习《弟子规》主要靠背,他们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吗?  相似文献   

17.
《弟子规》是封建统治阶级强制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矩和准则,它和《三字经》、《神童诗》一样,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孔孟之道的“童蒙读物”。《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生活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据《绛州志》记载,李毓秀是一个“守师说不敢变”的腐儒,候选县丞。他生活的时代,是清王朝在所谓“盛世”的表面繁荣下危机四伏、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时代,是产生了进步思想家曹  相似文献   

18.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德育教育的集中总结和体现。其倡导孝、悌、谨、信、仁、爱等思想道德。本论文旨在阐述践行《弟子规》的重要意义,并应用到小学生的道德习惯培养之中,旨在从小做起,培养德育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无尽的文化宝藏,而《弟子规》就是其中既具备德育价值,又具有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经典佳作。让《弟子规》走入小学语文教学,使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融合,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志勇 《教育》2015,(6):27
中国是礼仪之邦,一些优良的礼仪传统多蕴含在国学经典中,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对于感恩都极为推崇。《弟子规》总序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首孝悌"的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也就是强调对父母的感恩。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有了感恩的心,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重庆大学附属小学针对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舒适,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的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小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