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影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2-124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在雅舍系列散文中,梁实秋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或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或对故乡旧物人事的怀想,特别是《雅舍谈吃》不仅举玑列珠地叙说了故乡种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忆寄托了梁实秋深深的思乡之情。梁实秋散文中的浓浓乡情是其流落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对刘震云来说,从《花园》、《大庙上的风铃》到《一地鸡毛》、《官人》,从始出文坛的“羞涩”和“稚拙,到新写实主义阵营的主将,其间不过数年而已。因而,当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以下简称“故乡”)摆在你案前时,大可不必惊讶于惯写中短篇的刘震云怎么写起了长篇,而且出手不凡。凭心而论,《故乡》不是那种因总体把握力匮乏而不能连贯如一,浑然一体的“中篇拉长式”的长篇小说,而这种“中篇拉长式”,恰是许多青年作家从惯于写中短篇匆匆跨到写长篇行列而极易留给读者和文坛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凸现主题的最好手法──浅谈《故乡》的对比艺术中宁县教研室胡永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以其深厂的社会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特色而载誉中国文坛。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故乡》就是其中的一篇。《故乡》所揭示的下层社会的不幸就在...  相似文献   

4.
从《故乡天下黄花》到《故乡相处流传》再到《故乡面和花朵》,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带给文坛的不只是对生活和历史的戏谑和反讽,更多的是文本中蕴含的平民历史意识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学价值,这种历史意识体现在文本中表现为作者与读者间、作者与笔下的人物之间平等的交流,平等的面对。这些平民的活动构成了正统的历史,而平民的历史意识让被载入史册的过去呈现出另类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赵丹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98-10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像端木蕻良那样深爱着土地。在《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土地系列小说中,他热情地歌颂故乡的黑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朴实坚强的人民。他小说中的土地、草原、大江等土地系列意象是他土地情结的自然呈现,渗透着他对故乡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但形成他土地情结的更深层原因则是他潜意识中与土地的那种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是“地母”原型作用于心理经验的情感外露。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在他的风情散文《故乡的食物》系列中,不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家乡高邮的普通小吃、家常小菜、寻常水产,而且借各种吃食向读者展示了高邮的风土人情、奇人逸事等,还有蕴藏在文字里头说不尽品不完的乡情乡味。《故乡的鸭蛋》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篇代表作,品读此文,不仅能读出汪曾祺先生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风雅颂》是阎连科的新作,与其他"耙耧系列"小说相比较,在地缘上溢出耙耧山脉这个象征体系,这种书写变化展现在文中便是耙耧山脉时间和空间秩序的变迁。杨科的逃亡喻指着阎连科对故乡的眷恋,《风雅颂》从这个意义上其实是阎连科的一次精神寻乡。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尤其擅长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热切地关心着小人物的生活困境。凭借着诸多国内外大奖和国际影评界的肯定,他渐渐变成中国影坛的传奇人物。《小武》《站台》《任逍遥》是其早期作品,构成其“故乡三部曲”,拍摄地点均取景于其故乡———汾阳,由此可见,其作品对故乡的关注尤其突出。从《站台》的影像风格着手,有助于研究贾樟柯电影世界中的“在地性”。  相似文献   

9.
徐则臣作为"70后"的代表作家,在当今文坛可谓炙手可热。目前,研究界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他的"花街"系列及之后的作品,而对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步入文坛的过程鲜有论述。徐则臣将淮安视为文学故乡,在花街上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将现实故乡东海作为写作的素材库,两地分属一表一里,在徐则臣的小说中相互融合。本文在叙述徐则臣转徙经历的同时,兼谈他的转徙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一直耕耘于文学领地上的劳作者,宋歌早在七十年代就以秀雅明媚的北国田园诗而闻名于省内外文坛。近年来,他撂下手中的诗歌短笛,又操起了更能展现浩瀚生活的小说画笔,创作了很多小说作品。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他“在夜静更深、乡思难抑的时候”,想起了“故乡通肯河和哺育”他“长大的乡邻”,而一连气写下的《楚大烟袋传奇》、《逃婚的姑娘》、《刘聋子船口》、《通肯河,静静地流》、《乡思》、《西河涨水》、《四月十八庙门廾》这组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怀着对故乡人民深挚的爱,以若断若续的生活画面描绘了从日伪统治的旧时代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故乡生活,精心地绘制了一幅半个世纪以来的北国山村的乡土长卷。虽然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不尽一致,但却明显地透示出比较一致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名作导读】齐豫在《橄榄树》中深情地歌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张抗抗的《故乡在远方》也深情地感叹:"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我究竟来自何方?""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故乡是一个很温馨的词语,它是可以把人心拴一辈子的地方,也是人生浮沉时的情感寄托。远方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台湾著名女作家。她古典学养深厚,代表作品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水是故乡甜》等,被誉为"台湾文坛上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辽宁青年作家李铁以三部女工系列中篇小说,密密实实地惹动了一把文坛。《纪念于美人的几束玫瑰花》(载《青年文学》2002年3期)写最后成为厂花的贫家女子的悲苦命运,她为自己和全厂的工人兄弟姐妹共同的利益而牺牲了自己。因为是被生存环境逼迫着沦落的,所以在她身后人们不忘对她的真情怀念。这部小说所特有的深邃而温热的底层情怀,感动了走进这部小说的阅读者,《小说月报》和《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肖朵朵 《读写月报》2022,(32):15-21
<正>一、教材分析《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同年5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第9卷第1号,署名鲁迅,后被收录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它虽然没有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那样,如耀眼新星般横空出世,引发文坛和思想界的震动;但它在文学体式和思想表达上的探索,获得了众多好评。茅盾最先以“郎损”的笔名,在1921年8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上发表《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高度称赞《故乡》“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他还提到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  相似文献   

15.
《故乡》是诗,一首在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肺腑里形成的诗;《故乡》是画,二十世纪初中国江南水乡的长卷里的一组画;《故乡》又深含着哲理,诗化了的哲理。——诗情、画意、哲理融合为一,使《故乡》在鲁迅小说里别具风采。小说从“我”“渐近故乡时”的所见所感,写到回到故乡以后的所见所闻,写到离别故乡时的慨叹和希望:整篇作品浸渍了浓重的诗情,表现出幽美的画意,蕴藉着深刻的哲理。鉴赏家们自来习用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类评语,对它都是切合  相似文献   

16.
对故乡的关注一直是刘震云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这条感情的流脉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中,这为我们探究其创作心理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向度:他怀有怎样的一个故乡情结?又何以表达这一故乡情结?文章以刘震云从初入文坛的创作到三部“故乡系列”长篇小说这一向度作为切入点,力图对其创作进行一些深度的探悉。  相似文献   

17.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作者黄河浪,原名黄世连,自少年时代起就钟情于文学和绘画,是活跃在香港文坛上的著名诗人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注重艺术意境的开拓,对人、事、物、景等富有独特的审美观照.《故乡的榕树》融审美的奇颖性和丰富性于一体,意蕴深远而有韵致,风格婉丽而具异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索和审美感受,是黄河浪散文的成功佳作.  相似文献   

19.
从字面上看,《文化苦旅》像一本游记,也像是余秋雨的一本自传,到处有他童年和故乡的足迹。随着余秋雨的脚印,我渐渐地寻觅出了属于他,也属于这本书的旅途中的一站站……第一站:童年的故乡余秋雨的故乡在余姚的一个穷困落后的村庄里,《牌坊》、《庙宇》、《夜航船》、《信客》、《老屋窗口》等精彩的文章都是以作者的故乡为背景写的。透过余秋雨细腻的描写,我在脑海中也隐约地勾勒出了一个美丽淳朴的乡村:在青山绿水中镶嵌着一条条用石头铺成、凹凸不平的台阶小路;农田间的石板上睡着赤膊乘凉的农夫;偶尔有几个路过的走脚小贩;杂草丛生的地里…  相似文献   

20.
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了《故乡》,其后被收入小说集《呐喊》。《故乡》发表不久即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茅盾在1921年8月的《小说月报》撰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认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对于现在失望,但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应该说.茅盾对《故乡》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的论评很长时间规定着《故乡》的阅读和阐释。直至新时期对《故乡》的重新阐释才随之增多。本文从文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角度上,对《故乡》这一文本进行新的解读,认为《故乡》不仅仅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是一首无奈的哀歌,表达作家对个体社会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