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学军 《教师》2010,(30):118-11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的首创者和推广者周弘老师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诚然,如果一个人一直被质疑和被否定,那么他很容易自暴自弃;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被尊重和被肯定,那么他也会不自觉地欣赏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针对赏识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研究与实践,希望以赞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鼓励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认可中强化学习、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求,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需要学会在尊重、理解、宽容和欣赏中对待孩子,也许奇迹就会发生.本文就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意见和建议,珍视他们的情感,欣赏他们的优点,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尊重学生,乐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一、热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首要条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本身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不论你是否有明  相似文献   

6.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与关爱才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所述的尊重就是一种道德关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需要从尊重与关爱开始。  相似文献   

7.
王颖 《中国教师》2014,(7):70-72
<正>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我们教师的尊重。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教育进步的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作为人的品质。尊重学生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  相似文献   

8.
懂得欣赏别人,就容易和别人相处;懂得欣赏自己,就会提高自己的品格。教育欣赏就是要去欣赏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稚气,欣赏学生离奇的问题,欣赏学生无意的过失,欣赏学生点滴的进步,甚至欣赏学生可笑的恶作剧……让欣赏融于管理,从尊重个性差异开始,把握欣赏的有效边界,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人的品质,尊重学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下面本人就结合在海南临高县支教时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切身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支教期间,有一次,我拿着一个很漂亮很精致的教具去教室准备上课,当时还没上课我就放在讲台上出去了一下可是等我回来的时侯那个教具就不翼而飞了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宽容,不懂得宽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缺点,学会去宽  相似文献   

11.
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没有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教师应学会欣赏、尊重、宽容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困生" 尊重学生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第一把金钥匙.没有尊重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儿童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3.
《海南教育》2013,(2):75-75
<正>大家都知道,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人的品质,尊重学生既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下面本人就结合在海南临高县支教时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切身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支教期间,有一次,我拿着一个很漂亮很精致的教具去教室准备上课,当时还没上课我就放在讲台上出去了一下可是等我回来的时侯那个教具就不翼而飞了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这种爱,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之火,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之门。可以说,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灵魂。一、爱是尊重与欣赏是人们欣赏的眼睛,发现了这个世界上的美丽,并赋予了这美丽以应有的价值。可以这样说:没有欣赏,就没有美丽。教育也正是这样。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要你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欣赏和赞美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要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学生的尊重、师生的沟通一直以来重视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现在尊重平等教育逐渐成为老师的必修课。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平等教育是作为一位班主任必备的良好品质和基础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关爱赏识中,在互相尊重中健康成长。关爱学生给予力量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爱孩子之心,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肢体…  相似文献   

18.
刘莉 《教育论坛》2007,(5):6-7,5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在《给中国父母的一封公开信》中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是的,我们应当学会对学生赏识。同时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赏识应从关注开始。关注是反映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人或事充满关心与期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教育的目的。关注的不同,表明对学生的具体期待也不同,而这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热爱、了解、严格要求,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人格的思想和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