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教学美就是在教学中遵循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它是以其感性特征直接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探讨政治课的教学美就不能离开美的特,正。教学的某些因素,如形、声、色、意等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它们是构成政治课教学美的主要因素和形成教学美的必要条件。创造教学美,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创造教学美,可以使学生在有真知、有理性、有情趣的教学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创造教学美,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创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美  相似文献   

2.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美,增强政治课堂的变化美,创设课堂美的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美求得真善美,以美激发学生思想感情,以美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美,增强政治课堂的变化美,创设课堂美的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美求得真善美,以美激发学生思想感情,以美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冯金山 《考试周刊》2011,(46):162-162
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努力,值得关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美的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富有生命情感的活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野。然而在今天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与美的境界相违背的现象,教学过程缺乏诗性智慧和美的意蕴,给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了解、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非美”现象,剖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改进教学,达成教学美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张希振 《文教资料》2006,(13):79-80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努力,值得关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这…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美”体现在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以审美立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让思想政治课具有审美性,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将诸多教学因素,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思想政治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享受,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0.
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法简单灌输,教学手段陈旧单调,学生的情绪体验很不愉快,致使他们逐渐滋生厌学、弃学的念头。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办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艺术含蓄美的创造与运用含蓄美可以运用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 ,从而形成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含蓄美。教学艺术的含蓄美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而且在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功能。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学生的感悟能力及现实的教学条件出发 ,创造具有含蓄美的教学艺术 ,以提升教学的品位和层次 ,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1.新课导入含蓄美的创造与运用新课导入是指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将进行时 ,运用一定方法 ,创造特定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具体运用什么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2.
宋宜群 《山东教育》2003,(11):33-34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成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同理,如果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就能创造出教学艺术的和谐美。创造教学艺术的和谐美,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创造教学艺术的和谐美,可以使学生在有真知、有理性、有情趣的教学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激起学生向善的热情、追求真理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创造教学艺术的和谐美,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的审美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的审美教学可以以美感人、以美激趣、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使学生因美生  相似文献   

14.
<正>美,是艺术的真谛,也是教学的旨趣。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求真、向善、臻美的艺术,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创造与呈现。优质的思想政治课堂理应是情意交融、美不胜收的殿堂。流淌真实美、彰显生成美、展现过程美、荡漾人文美、沉淀思辨美的课堂,才是课程希望的、教学提倡的和学生期待的课堂。一、让课堂流淌真实美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教学美,美的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7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将学生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思想政治课曾被人误认为是喊口号、讲大道理,毫无兴趣更无美可言的课,其实,只要精心设计创造,思想政治课同样处处都有美丽展现。  相似文献   

16.
李爱菱 《教师》2011,(32):98-99
政治课的审美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学生来说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创造美、欣赏美的审美过程,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的教学方法。政治课的审美教学可以以美感人、以美激趣、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使学生因美生情、因美向善、因美求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高尚美德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以求真为精髓,以求善为血肉,以求美为仪态,集真善美为一体。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善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宗旨,美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只有使思想政治课具备真善美的品格,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把美渗透到政治课教学中,以美的知识陶冶人,以美的语言感染人,以美的行动带动人,以美的教态共鸣人,进行有效的美的教育,多方位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感教育以其情感美、形象美、幽默美、教学形式美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显现出其应有的作用.重视思想政治课的美感教育,可以增强教学的可信度和效度,以达到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存在着功利化、科技化、应试化、机械化等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主张将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发挥审美的作用,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践"美",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以"真"求美、以"善"求美、以"行"求美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课的审美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