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依此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包括认知策略、人格策略和环境策略 ,三种策略统一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在注重三种策略的基础上 ,促进其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依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包括认知策略、人格策略和环境策略,三种策略统一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三种策略的基础上,促进其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鹏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2):96-97,118
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包括认知策略、人格策略和环境策略 ,教师应促进整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对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一大贡献。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因此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在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环境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的潜能中首推人的创造潜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创造力的研究,因不同的研究者立足点不一,对其理解也有差别。尽管如此,当代对创造力的研究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依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创造力研究有新的进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向,即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创造力的认知层面的探讨逐渐深入;对创造力的人格、社会层面的思考日益受到重视;倾向于将创造力看作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体。这些新进展对创造力测量和培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两所普通高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和《中学课堂教学策略感知量表》,测量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效以及课堂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学课堂教学策略中的教学动机策略维度和教学方法策略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动机策略维持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开放性、制造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冲突;通过教学方法策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复杂的思维过程和想象力、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认知策略训练课与语文能力训练、数学能力训练和人格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对小学二、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认知策略训练,探讨认知策略训练课对小学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训练模式,促进了实验班多数学生智力的迅速发展、学生群体的智力水平获得显著提高;小学三年级实验班的81.82%学生智力发展迅速,平均提高8.43IQ;在本实验取样的年龄段内,小学三年级是小学儿童认知策略能力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造力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认知、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环境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试图对环境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了简要评价,以期对创造力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考试舞弊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高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是有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考试舞弊动机有三类:认知偏差导致的舞弊动机、消极情绪造成的舞弊动机和人格缺陷产生的舞弊动机.这三种舞弊动机的产生根源是各种不良的心态。针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各种动机和心态。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创造力的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力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创造力研究的历史,其研究主要经历了四种取向: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研究取向,创造力的社会环境研究取向,创造力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取向,创造力的多元整合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是一个人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力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  相似文献   

13.
张杰 《考试周刊》2010,(22):137-138
英语学习策略是指一个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了的、受本人偏爱的态度、风格、途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调控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本文从这三种策略的内容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这三种学习策略的方法.同时指出学习策略的培养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创新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创新的萋础在于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创新”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本人基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创新是一种人格体验,具体体现为:一、创新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创新与创造力。即创新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力上,创造力表现为“原初创造力”与“二级创造力”两个阶段。它们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愉悦的体现。三、创新与人格体验。即创新是人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人格体验。通常表现为: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一)创新与情感体验。(二)创新与认知体验。四、创新与新课程。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定位小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什么是创造力呢?就当前来看,更多的研究都趋向于将创造力看作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比如美国当代创造教育家阿玛拜尔提出创造力由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和人格因素三种成分组成,并指出这三种成分还存在交互作用;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柏格也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层面的现象,他提出了创造力的三面模型,即智能层面、智能风格层面和人格层面,他强调这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每一层面内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另有一种看法,即根据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及独特性程度一般可以把创造力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创造力、中级创造力和高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是指取得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成果,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知、人格、社会和生理方面概述了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勒温曾把解释策略分为亚里士多德式和伽利略式,当代科学哲学也有类似的划分,把解释策略分为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从解释策略看,人格五因素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式或自上而下的,而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则是伽利略式或自下而上的。正是由于解释策略的不同,才导致两大人格理论在人格结构和行为倾向的关系、人格的指标以及情境在人格评估中的作用等问题上存在差异。由此可见,解释策略在人格理论的比较和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得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提供必需的认知、人格等心理条件;创造力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和基本内容,并促进认知、个性及适应性等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竞争的关键因素是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科技的核心便是创造力。因此,创造力的研究也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过去,创造力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研究取向:个性特质的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目前,研究者已认识到,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很难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概念框架获得解释,而试图将创造力看做一种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多因素的综合体。创造力的本质与研究新进展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格理论对焦虑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焦虑作为一种相当痛苦的情绪体验,会促使人们用多种策略去应对。在积极地运用应对策略不能奏效时,就要配合心理治疗来克服焦虑。精神分析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认知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焦虑的产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及在实际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