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作为重要的《楚辞》注本之一,对后世楚辞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考察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楚辞集注》之不满;二是无失扶抑邪正之意;三是悼念不得志者;四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本文试阐述之。  相似文献   

2.
李永明 《兰台世界》2012,(12):37-38
《楚辞集注》由《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三部分组成,在其流传过程中,版本的沿革、卷帙的分合较为复杂,本文对《楚辞集注》的版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廓清。  相似文献   

3.
施仲贞  葛鑫 《兰台世界》2022,(9):158-160
庞垲是康熙年间的著名学者,其以诗歌见长,著述丰富。庞垲《楚辞注》成书于康熙甲申年(1704),现仅有钞本流传后世。从成书年代、章节句意及字词音义的角度对该书进行考证,发现目下所传的庞垲《楚辞注》钞本,实际与林云铭《楚辞灯》颇有相似之处,当是伪书无疑。  相似文献   

4.
1956年至1961年,我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有幸时常亲聆著名学者胡小石先生的教诲,终生受益。值此母校百年校庆,人们回顾南大光荣历史之际,我对先生益加怀念。恩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恩师的谆谆教诲犹存耳畔。我用拙笔记述几个片断,以表达一片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5.
茅盾从比较神话学角度,认为《楚辞》的来源是中国中部民族的神话。《楚辞》中某些篇章如《九歌》、《天问》、《招魂》等在文学类型上就是神话,与屈原的人生情感经历无关。在中西神话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楚辞》中具体神话的阐释,茅盾简单勾勒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神话世界。茅盾对《楚辞》做出神话学的阐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虽然在阐释《楚辞》主旨的时候,过于强调神话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体性改造,但总体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高有鹏 《文化遗产》2017,(3):118-125
《楚辞》堪称神话传说的王国,是历史的记忆表达,包含着现实的不可想象,也保存着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内容.朱熹把其中的神话传说故事视作历史的真实,又做出辩证分析,表现出唯理论的阐释方式,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的合理性回答.  相似文献   

7.
《楚辞》中使用君字诗歌有15首,共47句。君字的使用都具有尊崇和赞美之意。君字尊称的使用,昭示了诗作者对神灵、楚王及贤臣虔敬与尊崇的态度,体现了战国时期君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及人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陈欣 《兰台世界》2017,(5):109-114
鲁笔《楚辞达》是清代较有特色的楚辞注本。对于鲁笔的里籍,学界一直误认为是广东雷州,实际上他是安徽望江人。鲁笔论骚由剖析结构、文理血脉进而阐释大义,并深入至字法、句法等细部批评,表现出对楚辞艺术审美特征认识的精微细化趋势。鲁笔把涉及屈骚艺术特征的寓言、虚实与幻境结合起来进行论述,说明其对文学艺术中的虚构与幻想的美学意义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由此展示屈骚文本所独具的文学审美特性,推动了楚辞艺术批评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
《楚辞述注》与来圣源之世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崇祯十一年来圣源刻《楚辞述注》附《九歌图》版画,陈洪绶绘,首洪绶序为其自书上版,刻绘兼美,现存有初印、增刻两种文本书眉均刻有评语,多出来氏,而人数多寡不同。本文利用《萧山来氏宗谱》证明,参评来氏诸人均属一族,其中陈氏好友来风季等为大房一支,陈氏妇翁来斯行等为四房一支。并推测,由于此本出版后,颇受好评,诸子弟以能参与此书批注为荣,纷纷附丽,从而形成此书两种文本,  相似文献   

11.
《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的组诗。《九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浪漫精神、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将中华民族的神话、宗教、历史、天文、地理等古文化史,都非常巧妙地编织在绝丽的篇章里。  相似文献   

12.
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虽经多次修订,但仍有不少疏漏之处。文章对照书中著录的底本,重新校勘,考订其中较为典型的讹误,分成讹文、脱文、衍文、倒文以及句读五类。整理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在宋代有记载的27部楚辞类著作中,已知付梓的有13部,近50%。这样大规模的刊刻《楚辞》,从根本上改变了宋代《楚辞》的传播方式,让宋代《楚辞》的传播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15.
程迎接 《兰台世界》2015,(3):155-156
《九歌》是屈原依据当地民间祭歌加工改写而成的组诗.《九歌》独特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浪漫精神、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将中华民族的神话、宗教、历史、天文、地理等古文化史,都非常巧妙地编织在绝丽的篇章里.  相似文献   

16.
南宋洪兴祖所撰《楚辞补注》,保存了自汉至南宋一千余年的《楚辞》注释与研究成果,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楚辞》注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白化文先生领衔整理的点校本《楚辞补注》,为阅读、研究该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点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讹误。在吸收了俞明芳、黄灵庚、叶  相似文献   

17.
18.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之名作,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逐渐由儒家思想主导向道家思想主导的转变;还能看到陶渊明由于自身、社会背景、儒道本身的可融性的原因,最终将儒道两种思想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一般是指殷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符号,从概念上与"档案"并无对等关系,因此讨论甲骨文是不是档案的命题不应该成立.在殷商甲骨中,除了卜辞甲骨外,还有一种家谱刻辞甲骨,后世的谱牒档案可以说与之是一脉相承,由此我们反推出"刻辞甲骨"可以称作档案,即可作"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20.
朱新林 《图书馆杂志》2012,(7):84-88,93
龟井昭阳《楚辞玦》是江户时代古文辞学派治学特点在《楚辞》研究上的体现,是江户时代《楚辞》注解中的佼佼者,是他研治《楚辞》的精粹所在,正如"玦"字义,足以与浅见炯斋、卢东山、冈村瓮谷等人《楚辞》研究成果鼎足而立。目前,梁容若《中国文化交流史论》、星川清孝《楚辞研究》、戴锡琦等主编《屈原学集成》、李庆《日本汉学史》未著录,崔富章师《楚辞书录解题》著录较为简略,竹治贞夫《楚辞研究》、稻畑耕一郎《日本楚辞研究前史述评》、徐公持《日本的楚辞研究》、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研究成果亦语焉不详。由于该书是"日本学者独立地对《楚辞》所作的第一部注解书",在日本《楚辞》学界具有重要地位,故本文对其书作者、体例、内容略作考证,以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