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成立于2003年9月,下设新闻与社会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理论3个教研窜及系办公室和辅导员办公室2个行政办公室。6年来,社会体育系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原有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上相继增设了体育经营管理专业方向(2004年)、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方向(2005年)、英语专业(2007年)、新闻专业(2009年),形成了3个专业、2个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布局。  相似文献   

2.
招生类别与办法 一、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特殊教育专业、面向全国实行统一招生,  相似文献   

3.
武汉体育学院公共事业(体育)管理专业始建于1985年,是全国最早招收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单位,1989年体育管理学被原国家体委确定为全国首家重点学科,1990年率先获得体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师资实力强,现聘有“楚天学者”教授1人,专业教师20人。专业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  相似文献   

4.
罗普磷(1957-),男,四川岳池县人,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2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体育评价及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现任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管理学学科带头人、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F0002-F0002
体育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体育管理系,建于1985年,是全国最早招收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院系。2001年更名为体育社会科学系,2003年7月正式成立体育社会科学学院,2005年更名为体育经济管理学院。现拥有公共事业(体育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F0002-F0002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目前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方向)硕士点。体育教育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运动训练方向是温州大学特色专业。体育学院按照“思想品德佳、基础知识厚、专业技能硬、综合能力强”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于贵身  翟方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38-38,41
通过对河南省体育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报考的研究方向、院校及所在地区情况的调查,了解河南省体育专业学生考研现状,为2005年河南省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信息,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2006年我国各省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报名条件、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考试内容等问题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部分省(市)高校和中学的专家、教师进行了调查,探讨体育专业考试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体育专业学科课程结合软件技术数据库管理的特点,将体育专业学生成绩进行分类管理评价,可以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而结合实践工作(如教学实习),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能及时采取有关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省二年制体育专业的现状(教学计划、生源情况、学生基础、社会因素等)进行研究,分析了二年制体育专业不能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提出将二年制体育专业改成三年制体育专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招祥柱  刘毅 《精武》2012,(22):70-71
文章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如: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调查与分析影响长株潭"两型社会"地区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1)专业能力类因子、社交能力类因子、指导群众体育健身类因子、了解国家体育动态类因子、通识能力类因子、体育技能与文艺能力类因子和社会体育组织能力类因子这7类因子影响着广东省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2)构建广东省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为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现实的社会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要求也更加的苛刻。本文通过查找近些年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剖析高校在招收武术专业的学生时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制定出相关的策略。为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更好发展丰富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郑文海(1961-),河北徐水县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主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农村体育,还担任陕西省政治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勤 《体育科学》2003,23(2):1-12,21
研究目的:提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和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与逻辑法。研究结果和结论:(1)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主要存在2个矛盾3个问题,即社会发展对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与专业设置供需间、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与目前专业框架和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和专业设置盲目性,随意性,固守性问题。(2)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5大发展趋势,即国家将更重视对专业布局、规模和效益方面的宏观调控,而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将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市场导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将更注重“内涵式”发展模式,专业种数将继续减少,专业口径将进一步拓宽;系统、多样化的新型专业结构将替代原有粗放、单一的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区分上存在差异不显著、课程内容雷同以及理论、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等系列问题,想要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体育人才,高校就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做好课程设置工作,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作为基本目标展开教学工作。本研究尝试结合社会体育专业教学需求,分析构建教学实践基地的有效方式,旨在完善专业教学模式,提升高效体育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就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论述。提出: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有利于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的“契合点”,以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体系,拓宽社会体育专业口径,提高办学效益,从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程,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体现的是一个有效的过程。在学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管理体现的是对体育专业学生成长有效的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方法,从中国现实社会背景出发,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时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木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及其对照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自专业队运动员)和普通专业学生进行人格素质测量,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体育教育过程与人格素质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体育与人格发展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04~2007年我国高校增设本科体育专业状况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2007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综合性院校和其他单科院校大量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造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不良竞争;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目标不清、师资薄弱、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点较为合理;除体育保健与健康专业在两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外,其他所有新增专业方向全部分布在各体育专业院校,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就业需要以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要求,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中国古代养生史课程,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及文化价值,对于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培养科学的养生观,更好地指导全民健身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