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之作,无论是文字的推敲、情感的表达,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如何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把学生带人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去.得以再现“形象”、激起情感、领悟义理。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审美共鸣?我们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诱发技巧。  相似文献   

2.
要让低年级学生透过课文内容理解、学习好词佳句,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利用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以达到目的。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意洋洋”与“伤心”两个关键词,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公鸡情绪变化的这两个关键词语,然后再请学生从读中找出文中写公  相似文献   

3.
4.
张玉梅 《教师》2022,(25):39-4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情境教学与想象的融合,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基于情境教学与想象融合的重要价值,文章作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借助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情探究、情境创设、想象先行等多个角度探寻情境教学与想象融合的策略,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苏建福 《陕西教育》2003,(10):27-27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像力是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的设计、教学中,把学生想像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6.
李漫 《早期教育》2007,(12):47-47
想象情境,指的是能激发幼儿想象的热情,留给幼儿自由想象空间的教学情境。歌德说过:“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察和欣赏。”音乐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的艺术,但在音乐形象体系中并不存在音乐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对应关系。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想象,音乐所包容的内涵才能在音乐形象的世界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超越     
10月21日 星期五 超越是什么? 当花朵超越了泥土, 就为地球增添了一份美丽。 当小溪超越了石头, 就为山林增添了一份幽静。 当小帆超越了恶波, 就为海洋增添了一份精彩。 人生要经历坎坷, 但总要超越!  相似文献   

8.
9.
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是创新能力极为重要的结构因素,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就小学阶段各学科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更需要借助情景和形象进行。一方面,学生只有借助语言材料或图像在脑中建立表象,并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才能更好地拓宽思维范围,有效地进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只有摆脱原有定势的影响,从多方面思考问题,重组当前和记忆系统的诸信息,才能脱离专门的语言描述或图像示意,使创造性想象顺利开展。可见,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提高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这两种能力要同时培养,使他…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内涵。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具体诠释,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12.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想象空间。如何发挥其功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语文朗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对运用“四多”的尝试,即多给学生尝试参与的机会,多创设情境,多变化朗读形式,多创设朗读评价机会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敢读、愿读、乐读、会读。 一、创造更多的朗读机会,使学生敢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通常是老师讲的时间多,学生朗读的机会少。长期以往,最终造成了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  相似文献   

15.
16.
金燕萍 《文教资料》2010,(32):54-55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组织教学模式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讨论了将音乐教学引进课堂,创设“音乐课堂情境”诠释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梦想,是人生方舟的一叶风帆,拥有梦想,我们就会在希望中愉快地生活成长。  相似文献   

19.
赵晖  张国荣 《江西教育》2003,(23):27-27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凭借教材,巧妙设计读写结合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1.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