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001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将与其他产业一样面临一个更加开放和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博物馆事业一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有百年间的历史。其间虽然几经曲折,道路坎坷不平,但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自立于世界博物馆之林,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成为世界博物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意义的博物馆虽然在中国出现较晚,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却为发展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1813年7月的一天,伦敦布道会的年轻传教士米怜带着新婚的妻子漂洋过海来到澳门,协助早在1807年9月就已奉命到中国的马礼逊开展对华传教事业。此时的马礼逊虽然熟识中文典籍、精通中国官话和粤语,但布道工作却颇费周折,局面难以突破,米怜夫妇的到来,使得一心要建立对华传教基地的马礼逊看到了希望。他们辗转于南洋群岛,四处寻访适宜传教之地,最终选择落脚在马六甲,编印书报,  相似文献   

4.
报刊业:异彩纷呈香港是世所罕见的“媒介大都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里.几家日报并存的城市越来越少,一城一报或两报的情况越来越多.可唯有香港独树~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1995年香港每日印行的报纸达59家.其中每日印行的综合性日报就有20家左右。这在世界大都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香港的报纸每日发行量约为200万份,平均每千人约310份报纸。人均占有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两倍于世界的平均数量。香港的报业是香港大众传播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也是现今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在香港,几乎年年都有报馆倒闭,也年年都有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业已做过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得失,以史为鉴,有利于我们对过去的学术研究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现在的研究者找到新的切人点,有利于新闻传播学术未来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深刻改变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也掀开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崭新的一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传播媒介,始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新闻传播媒介积极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鸣锣开道,各种媒介的广告宣传不断成就着许多著名的商业品牌和企业神话。  相似文献   

8.
最先叱咤于20世纪中国报坛的,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这两派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办报,都不讳言他们所办报纸的政治倾向,甚至公开承认他们所办的报纸,就是他们自己的“党报”。革命派的同盟会在东京,其分支机构中部同盟会在上海开会时,讨论的第一个议题,都是办报。孙中山后来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时,曾经充分  相似文献   

9.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 ,分三个部分回顾了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繁荣的历程 ,并预示 2 1世纪网络民族新闻传播将会崛起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更加光辉灿烂 !  相似文献   

10.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1.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工作论述的重点,迅速从政治论战转到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他在1918-1920年错误地实行取消商品交换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制度,要求报纸上的新闻减少到1/100,这种以否定报纸基本职能来达到国家行政目的的思想,显然是不正确的。1921年以后实行新经济政策,他承认报刊的经济性质是商品,报刊可以有经营活动。20世纪初,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研制用于通讯和广播的无线电技术,列宁对此非常关注。他关于广播的论述以宣传为主,而认为电影可以承担宣传、娱乐两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渐成为新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整理现有研究,发现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不但有鲜明的地域性,而且呈现出研究疆域的广阔性和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多学科介入特征明显.从研究重点看,现有研究多从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地位及贡献、四大报刊这两种向度展开.为拓展、深化和创新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亟待完成...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11)
新闻传播事业呼唤大●众●文●化●教●育文/杨立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大众化的倾向明显地增强了,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大众文化,成为媒介所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文化”是个外来词,其中“大众”这个词原是西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言延安时期是一个宽泛的时空概念,时间上指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空间上指此时党中央的活动区域。延安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但中国共产党曾在此十三年中探索着革命的步伐,指引着革命的方向,成功实现了长征以后的壮大和逆转,陈毅赋诗云:"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清凉山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言延安时期是一个宽泛的时空概念,时间上指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离开延安,空间上指此时党中央的活动区域。延安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但中国共产党曾在此十三年中探索着革命的步伐,指引着革命的方向,成功实现了长征以后的壮大和逆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对非洲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末的新闻事业发展进行分析,揭示在非洲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殖民统治、民族独立和民主-商业化等三种新闻发展逻辑,同时展现了非洲新闻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特征,最后指出,对非洲的新闻传播发展逻辑应该根据非洲国家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定位,单纯的追寻西方和固守传统模式显然都可能缺乏充足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崛起的中国呼唤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传播事业。当代中国传播业的发展需要学习欧美先进的新闻理念,同样更需要培育能够宏扬华夏文明的舆论工具。这是与时俱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这里所说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事业是指:当代我国的新闻传播应当在新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的写作,标题、版式的制作等方面,吸收一切有利于传播的传统元素,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利用民族手段影响受众,进而达到传播信息,弘扬传统文明的双赢效果。原因有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花枝春满、蝶舞蜂喧"(见方汉奇:《报史与报人》,第38页,新华出版社,1991年),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蒸蒸日上的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却留有一块"蛮荒"之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如今,白润生先生主持的"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事业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上下册)问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在近些年来不断受到来自以科技为驱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新变革的冲击。在新形势下,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或者社会舆论场的新变革,都给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将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