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而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而言,向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应根据其学科的特点,将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学科之中,即向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素质教育”。1.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通过对全国20多所普通高校专家、学者的调查,许多人都认为现今中国的大学校园变得浮躁、媚俗、功利,缺乏诚信、缺乏人文关怀。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2.现状原因分…  相似文献   

2.
户蕴情 《精武》2013,(21):94-95
一直以来,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通过探究大学体育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大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同时,体育教育也是提高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21世纪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飞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6-187,190
以探索推进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为目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社会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深入探索了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前期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认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与培养主要应从观念和思想层面上、教学环节及教学模式上、多元化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以及学校竞赛活动运行机制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跃先  彭支玉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235-237,24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传统学校体育竞赛、体育师资队伍以及校园和周边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与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学校体育由单纯的竞技体育向健身、竞技、娱乐、康复、生活等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方向转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复合型体育教师除应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外,还应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为学生启示方向、陶冶情感,帮助其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对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揭示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深刻影响,指出了大学体育教育是全面提高和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调查 ,发现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大学生 (P <0 0 1或P <0 0 5 )。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中应加强肥胖大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应加强肥胖大学生健康教育 ,并有计划地指导肥胖大学生合理饮食与运动减肥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肩负着学生健康教育和体育文化素质教育重任的学校体育教育,势必也要进行一系列的与该时代教育和发展水平和具体要求相适应的改革,除弊求新,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紧密相关的统一体,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体育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体育教育价值观,要充分挖掘体育专业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其对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文化素质氛围,走人文科学与体育专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实现我国体育2000年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是贯彻执行学校体育方针政策和实施学校体育教育过程的直接组织者和参加者,起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状况,是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发展需要,以及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论述了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即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专业课特点;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试论“素质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试体育”教育不符合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应实施“素质体育”教育,即以体育文化素质为导向,以体育心理素质为中介,以身体健康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造就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好机遇,对新时期新阶段把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体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结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大学体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教育中的思想与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前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是改革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子系统的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理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主体要求,立足现实、面向社会、展望未来,以期为现代社会输送具有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服务。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探究,提出优化与构建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和途径。2学校体育文化提出的理论基础2.1加强学校体育文化教育是大文化教育的客观需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为人类所创造同时又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个体素质和社会整体文化的全面提高和充分发展。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与文化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客观的区别。这是因为学校体育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其发展进程包融着多种文化特质之间的传递和冲突、融合和背离,同时又具有其它文化形态所不能取代的。例如体育竞赛不仅可以极大得...  相似文献   

16.
论加强我国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加强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同时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法.即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抓住大型文体活动的契机;以社区为基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世纪里,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学生自主择业和体育社会化的需要,构建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增加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学时数以解决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培养通用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应该成为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由此,增设政治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就业教育课程,改造技术教育课程有助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等工作的整体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单涛 《辽宁体育科技》2000,(1):61-61,65
成年人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成年人体育教育,克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局限性,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成年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加体育人口,为我国进入21世纪培养高质量的建设人材打下良好的基础。成年人体育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的体育事业,因此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和误区。只有通过不断的克服困难,逐步的完善组织和教育体系,才能推动这项事业不断的发展,才能满足翘识、经济时代对成年人体育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体育文化素质内涵、内容及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对目前我国正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体育院校新进教师可以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体育课教师两类,各有各的特点。文化课教师文化素质高,但体育知识贫乏。体育课教师体育素质高,但文化素质相对较差。针对两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学校进行岗前培训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文化课教师要加强体育理论与体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体育课教师应加强教学常规和文化素质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