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道德失范十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失范是当前发展先进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学界近十年来关于道德失范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推动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必要对既有的研究现状,包括道德失范的含义、表现、产生的原因、评判标准、总体认知和治理对策作一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自律经济 ,要求每个人凭着自己的理想和意志生活、学习及工作。因此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思想品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自爱自律、有竞争意识的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谈一谈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一、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1.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我们广大教师只注重正面的典型 ,解释正确的规范 ,而忽视对反面例子的剖析 ,对错误观点的批判 ,很难使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 .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考核标准与社会需求相脱…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键盘下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阐明了网络道德的本质,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进而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道德失范问题在我国当前日益严重,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由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的存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对公民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并建立相关机制、完善法制、建立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体系,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真正落到实处,消除社会不公,为我国的道德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然而,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道德失范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教育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疏远、道德情感淡漠、产生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等方面,这主要是由网络原因、外在原因和大学生个人原因所引起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应该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入手。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道德失范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此,需要正确处理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加强宣传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和最美人物的榜样作用;严格治理文化市场秩序;切实规范党政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公众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思想道德失范造成的危害性及“滑坡”的根源。本文认为,要卓有成效地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于坚持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德育分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只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忽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隐性德育作为完整德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特点表明隐性德育也是一支重要的德育力量。学校德育要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使两者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构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时,必须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以适应我国进入国际化经济轨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对于山西民俗文化来说,其道德教育价值具体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生态环境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里,没有高度人素质的民族,将会丧失民族精神。要强化人科学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就要用传统人精华强化道德教育,采用人渗透教育促进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之所以既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又能为被统治阶级所认可和接受,与其道德教育的大众化密切相关。孔子道德教育的大众化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基础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贴近社会实际;道德教育的内容以人和社会为主旨,贴近生活实际;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以人的差异类别为前提,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理念贴近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认同低效的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者建构自己的品德首先要内化德育内容,而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但在高校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提高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应优化德育内容,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17.
雷芳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4):125-127
以德治国,在大学德育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大学德育长期低效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上作一探讨,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既包括智育又包括德育,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加强德育建设的关键。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此探讨了德育在化学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和内容,以期德育工作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国际形势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政治功利性、价值取向多样性、学习浮躁化等问题和特点。这些新问题和新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问题、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树立和践行新的德育理念,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应积极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语文这一学科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既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又富有形象性.语文教学要从朗读、审美、内容等教学中借文章之内涵,借语言文字之韵美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