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文化时代,观念形态存在的知识体系、概念、理论、问题和声音、音像、图片、文字、物体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而传递给大众.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文化从学术领域、技术领域、艺术领域、新闻媒体、公众舆论等领域对话语进行了控制.所以,大众文化制作者可以控制文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影响大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见.这种运作方式对于人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的特征,迅速占领着高校校园的文化市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本文拟在剖析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众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构与整合。  相似文献   

3.
商业盈利性、娱乐消遣性、日常生活性、意识渗透性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冲击和弱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导致大众价值观的迷失,消解精英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运用西方文化学、社会学关于大众文化的分析范式论述了正在兴起的中国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存在理由、话语权、有效性等三大困境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创新的方式突破大众文化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大事,大众文化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大众为典型受众的文化形式,对教育的影响利弊杂陈、亦功亦过。对于大众文化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应该冷静分析、积极回应,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依赖于大众社会而形成,以现代传媒为载体,靠产业化方式进行生产,构造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读本,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在展示民主与开放倾向的同时,对社会大众个性形成挤压,造成主体性失落。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与渗透,大众文化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而,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地关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适时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文化有效整合的路径,使二者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研究史上一直存在两个还原主义思路: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者鲍德利亚等持悲观主义论断,把大众文化当作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欺骗,把大众文化还原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异端瓦尔特·本雅明、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约翰·菲斯克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把大众文化还原为大众的文化,是大众对统治阶级的反叛和颠覆,这些理论家把大众文化当成下层反对上层的武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实现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这种理论把大众文化当成意义斗争的场域,不能把大众文化简单还原为统治阶级的文化也不能简单还原为被统治者的文化;厄尼托斯·拉克劳和斯图亚特·霍尔的“连接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还原主义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进一步实现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迅速崛起和发展,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校校园中的广泛传播,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消解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在分析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消解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去“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等三项应对措施,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是建立在面对面交流的共同活动中,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大众文化成为跨越时间和空间、阶级和阶层、性别和年龄的共享文化。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取消的只是具有有限空间的公共领域,而建立的则是更为广大和开放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众文化由于顺应了市场经济潮流而蓬勃发展起来。它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媒介和手段,以时尚光鲜的外观吸引大众,以轻松谐趣的内容取悦大众,使得大众文化很快博得大众青睐,走进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大众文化实际上已深入到学生生活,已不由分说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当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产生影响时,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更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成为现代人无法离开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法回避大众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理性、教育意义、理性深度、教师的话语权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瓦解和颠覆。因此,要正视大众文化的存在,利用好大众文化的长处,创设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以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影响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方式,增强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性;消极影响,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针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内容、方法、方式上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14.
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具体物象(物质形象)呈现、心象(心理形象)描述的方式对不特定多数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首先从具象化文艺的政治性、具象化存在的广泛性和具象化研究的缺乏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构建并图示了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之具象类型体系,最后简要论述了具象化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类和(以"中国梦"教育为例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始终坚持认为,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主流文化是大众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影响敦煌大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是自然的大众知识与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就唐宋间敦煌大众来讲,对于道教的信仰和理解,同样是在大众思想的层面上。由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唐宋间敦煌地区道教大众化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大众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适应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获得历史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由于其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文化二者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既相博弈又相渗透,既相冲突又相融合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大众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迎接挑战与机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具有大众性、文化性和两重性等重要特性。大众文化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众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更广的平台;另一方面,又在质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权威性、动摇其主导性及冲击其实效性。在大众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创新,实现自我超越,树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理念,凝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内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更是相互激荡,各种思想、价值、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大众文化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快速发展起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教育环境,大众文化的很多内容甚至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的很多表现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优化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意识等.但大众文化给大学生带来新鲜因子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极大的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服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大众文化建设进行价值导向.本文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具体体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袁峰 《考试周刊》2012,(43):182-183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推动着中学艺术教育的变革,中学艺术教育要带领中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大众文艺的价值、意义和利弊,引导他们对大众文艺的欣赏和消费,并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超越大众文化,向更高层次的精英文化中汲取更丰富的生命的养分。为此,笔者对高中艺术课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