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袁媛  袁群 《考试周刊》2010,(2):34-35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讽刺名著。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思想深刻等特征,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更加为小说的批判力度增色不少。小说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特别是反语手法比较突出。本文着重从小说的反语讽刺艺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反语作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在近四十年里引起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广泛兴趣和关注。本文重点探讨Grice等几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反语理论,且在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反语的理论研究成果浅析反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6~10岁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社会功能差异的认知。结果表明: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社会功能差异的认知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反语讲话者信念任务的6岁儿童,无法区分反语批评和反语恭维在攻击度和幽默度上的差异,8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区分反语批评和反语恭维在攻击度和幽默度上的差异,并认为反语恭维比反语批评更善意、更幽默有趣。了解儿童对反语社会功能的认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反语语用观与回应理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言语交际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言语反语已引起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首先阐述早期语用学对反语的语用分析 ,继而探讨了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反语回应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反语回应理论对反语更具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反语提供了不同的视角。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反语现象的复杂性,运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反语的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而且这些理论都只侧重于反语特征的分析,而忽略了反语功能的研究。以美国肥皂剧《老友记》中人物对话里的反语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反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类和总结,以期深入理解和运用反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观反语的语用研究,并从认知语境顺应性的角度对反语进行诠释,指出反语的使用、识别与理解依赖并顺应于认知语境。反语的使用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随着语境的变化而灵活地运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是一个顺应语境的语言的选择过程,从而达到语言使用者的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用模式和反语回应理论分别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审视反语,为反语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反语回应理论,进而对传统的语用模式和反语回应理论进行了对比,进而对回应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反语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交际目的而使用的特殊语言手段。本文从Verschuren的交际语境顺应的视角分析言语反语,旨在更深入地探索言语反语生成和理解的本质过程,为反语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本文从该视角对反语实例进行分析,向人们展示了反语的使用过程是一个顺应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动态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泽娟 《成才之路》2010,(31):87-88
本文通过英语反语和汉语反语的对比,在分析两者之间异同的基础上,探求反语最本质的特征,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知反语。  相似文献   

10.
反语运用是人们受大脑中知识结构的关系性知识的制约,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不同程度反向相邻关系的本能感知。反语运用的机理可以解释为:说话人说出反语是受意向支配的,意向内容在意向态度的作用下,以相邻关系为中介,可推衍出反语的显性表述;反语听话人以反语的显性表述为基础,经过语境的过滤,以相邻关系为中介,得到反语的隐性表述,识别出反语的对立性,最终推理出反语说话人的意向。  相似文献   

11.
反语作为一种普遍又特殊的语言形式必定有它一定的生成机制。反语的产生的心理基础源干反语说者一定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2.
以6~10岁儿童为被试,考察语言训练在儿童反语理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语言训练促进了儿童对反语讲话者态度、话语含义的理解和反语现象的解释;但语言训练对不同年龄儿童不同类型反语现象解释的促进作用不同,语言训练更能促进6岁儿童对反语批评现象以及8岁与10岁儿童对反语恭维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勃兴不断地在改变人类的话语形式。反语作为一种间接语言形式,其在日常交际和网络交际中被普遍使用。本文旨在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网语中的反语的特点、分类,来加深我们对网语中反语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反讽是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最显著的特征。言语反讽即反语主要体现在诙谐的人物对话中,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回应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反语,突出了反语在塑造扁平人物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二阶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在儿童反语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10岁儿童为被试,考察二阶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在儿童反语理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阶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在6-10岁儿童反语理解的不同阶段起不同作用,两者均制约儿童对反语讲话者态度和话语含义的理解,但二阶心理理论还制约儿童对反语现象的解释,执行功能对反语现象的解释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联-适应框架下的反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反语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是,现有的运用单一理论对反语解释的研究方法,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反语现象的复杂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采用把关联理论和适应论结合所得到的关联-适应模式来解释反语,可吸取两个理论各自的优点,对反语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对反语现象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反语作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在近四十年里引起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心理空间理论发展到概念整合理论,成为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反语,发现反语的认知总是表现为:各种信息在整合过程中会与说话者的输入心理空间Ⅰ相冲突,经过整合后,才能得出输入空间Ⅰ是反语空间的结论,这为反语的认知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周文婕 《双语学习》2007,(5M):45-46
反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和识别的过程也显得比普通话语交际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评述反语理解模式,集中探讨听话者识别反语的工作机制。在理解反语的过程中,词汇处理机制是启动语境机制的基础;语境机制在反语识别的早期能促进显性意义的激活,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讽刺艺术是海明威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方面 ,事实与表象的强烈反差 ,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及主题矛盾 ,反语、挖苦等语言手段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当今几个主要的反语语用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着重探讨了 Sperber &Wilson的反语呼应提及理论。本文认为 ,虽然 S&W的反语理论具有许多优点和较强的解释力 ,但它对较复杂的一些反语现象的解释似乎有点牵强 ,还有待得到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