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目前的学校道德实践中,德育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确立德育资源意识,重视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德育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开放性、生活性、创新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原则,并且应将传统德育资源、网络德育资源、环境德育资源和国外德育资源作为当前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使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的高职德育不仅面临着中西方意识思潮碰撞带来的新挑战,也面临着由于重技能轻德育、德育理论与实际背离等原因导致的德育实效性低下.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科学规划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改革德育评价体系,拓展德育实践途径等,是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德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诸如观念滞后、资源不整、支撑无力等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既与教育者思想理念陈旧和网络德育研究不足有关,也存在德育资源匮乏和德育环境污染等客观因素.树立德育空间网络化的新观念、完善校园网络德育资源、打造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以及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是提高青少年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着对“人”的曲解和德育过程中以传统的“三要素”作为德育实践的误区,从而影响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作者认为,有必要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和践行其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德育环境资源为客体的德育过程“两要素”观点,以此形成完整的主客体关系的德育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德育功能的缺失与弱化,致使当代大学生诚信丧失,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思想品德败坏,整体道德素质滑坡的指责不绝于耳.为了重塑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校应在认识上高度重视德育学科,科学定位德育工作目标,改进陈旧的德育教学内容,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理念和确立新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着脱离生活的深刻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小学德育倾向了宏大的话语描述,中小学德育体现了成人的教育意志,以及中小学德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将回归生活作为中小学德育的新的价值取向,需要明确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境以及生活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手段.在策略选择上,应做到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借助生活手段,丰富中小学德育的选择性;明确生活环境,确立中小学德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全面提高被教育者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性上不断实践总结,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一、抓观念,确立德育的时代性作为教育者,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观念是十  相似文献   

8.
常建军 《教学研究》2008,(1):38-40,44
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德育陷入诸多误区,在道德概念的理解上偏向利他主义,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在德育方式上重视规范教育.这些都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针对这些误区,正确理解道德概念,合理确立目标,重视德育内化将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个性化: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 1.德育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人的千姿百态的差异,忽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这是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面向新时期的德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育个性化: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   1.德育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人的千姿百态的差异,忽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这是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1.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除学科课程外,以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世界大学城是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的规模较大的线上教育平台之一.利用世界大学城具有的互动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点开发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既契合隐性德育课程“全天候”“随时随地”“潜隐性”的本征,又强化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从学校德育、岗位德育、自我德育三大德育模块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并在环境、制度、情景、心理、文化五大层面充分实现资源集成,最终达到内化其价值观念、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新形势下,全面认识和发掘老子德育思想的宝贵资源,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对象观、道德观和交往实践观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德育观,在德育对象观上克服抽象主义,坚持以现实中的人为出发点;在德育课程观上克服唯知识化,坚持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在德育路径观上克服简单说教,坚持以人的交往实践为着力点,在现实生活情景和主体交往实践中实现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瑞华 《文教资料》2009,(30):176-178
“德育导师制”是近年来对当前德育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后,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一种新型的有利于德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利用的德育模式,其实施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需要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关键是要确立师生的双主体地住,并发挥双主体的作用.使德育成为爱的德育、真的德育、善的德育和芙的德育.本文就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及基本要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素质德育是高校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从而应对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提高的机遇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它伴随着我国高校改革而兴起和发展.实施素质德育,既要“纵及古今”,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德育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打开眼界,做到“横贯中西”,汲取世界上先进的德育经验,从而确立起有利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德育资源,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走出面对道德生活复杂化的困惑,也是解决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开放德育”这一新理念逐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德育”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增强鉴别、抵御落后思想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从规范日常行为、开展感恩教育、规范计算机网络教育、完善高校远程教育环境几个方面提升“开放德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曾骊 《职教论坛》2005,(17):41-43
我国高职院校德育一直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实效性的原因既有高职生自身的个性诱因,也有外界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既没确立首位也没到位.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德育首位的内涵,确立德育的独立地位,是高职院校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图书馆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深入挖掘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德育优势,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开展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