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体育事业服务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是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以及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是体育事业“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小康社会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众体育文化需求总量增加,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群众体育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活动形式更具多样化;体育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应“基本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要描述了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及历史成就,对体育事业服务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艺术体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调查了“艺术体育”在我国城镇居民中开展的现状 ,参加者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动机、心率指标等。对“艺术体育”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艺术体育”在我国小康社会中对增进人民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与我国目前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滑雪     
G86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众滑雪旅游[刊,中,A]/张德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冰雪运动.-2003,(3).-72-74参3(LF)群众体育∥滑雪∥中国 "富裕"、"健康"是小康社会的最基本指标,发展大众滑雪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强人民体质,有益身体健康,从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01,自引:2,他引: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必须考虑如何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逻辑、社会学等方法,就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思考,旨在理性认识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和怎样构建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全国人民和各行各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体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足球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体育在这一时期也面临新的转型。群众体育朝体育休闲的方向发展是符合我国的现状,有利于人民与社会进步的一种发展方式。研究以休闲为基础,认识体育休闲,论述体育休闲:健康性、自然性、实践性、愉悦性、超越性、价值性六种属性,从“自然发展状态的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美好生活方式的建立”、“文化价值品味的呈现”四个方面阐述体育休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旨在对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十运会宣传口号“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分析指出,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举办全运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一次重大转变,体育开始“回归人民”,这对于我国未来的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建设小康社会绘制出了美丽宏伟的蓝图,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体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界定我国体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是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体育是国家  相似文献   

10.
体育之新     
《新体育》2012,(1)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可以说,这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其作用就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不断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其目的就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综合发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