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仍搞“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做法劳而少功。教师一人的批改是“一言堂”“注入式”“抱着走”等观念在写作教学上的突出表现。姑且不说教师的批、改是否都能正确无误,仅就教师以一人的是非好坏标准,去绳正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习作,就不够合理合情!那样做,只能将一个活泼的习作个性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写作天地变得黯然失色!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指导程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他们没有感情冲动,心里松池,产生不了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王宏玉 《考试周刊》2010,(11):77-77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按照“教师指导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一教师讲评”的流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缺失。长此以往,学生会只关注写的环节,一写完,作文任务就完成了。如此“粗枝大叶”的文章,很难实现在写作训练中提高作文能力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引领学生亲历加工美、创造美的快乐写作之旅。  相似文献   

5.
师娘     
作文教学似乎陷人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批改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写作教学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师批教师改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能作文”和“自能改文”的习惯,变教师的单边活动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才有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仇洪武 《考试周刊》2010,(51):32-3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感情,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写作态度,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应有之义。如何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每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又需寻觅良策扎扎实实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素质普遍偏低,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怕写作文。这些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实质是教师的教学思想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实行改革,努力推行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写-评-改”作文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文训练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如何指导好写作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一、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文以情动人”,“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等等。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谓  相似文献   

9.
谈到作文教学中的“精批细改” ,我们马上会想到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不少人对此颇有异议 ,他们认为教师的“精批细改”是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 ,且常常以著名语文教学改革专家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笔者认为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评改方式 ,迄今为止仍是我们教师使用最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原则 ,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评改中的主导作用 ,执教者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习作实际 ,把握自己的教学情况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规范学生的语言 ,从而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10.
作文训练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如何指导好写作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一、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文以情动人”,“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等等。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谓之为“灵气”。没有感情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好文章。因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评讲学生看的教学形式。教师包办代替过多,学生思维长期受到束缚,尽管教师认真细致地指导、评改,学生仍然摆脱不了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的困扰,作文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刘小燕 《考试周刊》2011,(88):67-6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作文的延伸和继续。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该把“改”的优先权让给学生。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批改,培养他们的自改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首先,自改可增强学生写作的责任感。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由于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讲评”的程序,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大都内容单一空洞,缺乏鲜明个性,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相去甚远。为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突破口,给学生一片自由表达的空间,大力倡导个性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清楚当前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责难了.但目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大多学生“谈虎色变”,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面对这种窘况,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活动式”教学中,我特设计了三大模块、六个活动的作文互评互改方法。第一模块:前期准备此模块包括学生写作、自改活动和教师预览活动。学生写作、自改活动是学生用两节课时间就指定话题当堂作文,在交作文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初步自改。当然一般局限于小幅度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不恰当的标点等。教师收齐作文及时预览,对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做好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了学生去思考,代替了学生去表达,结果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还对写作产生了害怕心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作文老师改和老师命题学生写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这种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教师要重视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学生写作,最后教师评改,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循环节。从这个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整个写作过程,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过程,主动权始终操纵在教师手中。学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是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然后学生写作 ,最后教师评改 ,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评改”的循环节。从这个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弊端 :那就是整个写作过程 ,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过程 ,主动权始终操纵在教师手中。学生的活动虽然也有一次 ,但被教师约束在一个圈子里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因而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 ,至于教师的批改就没有兴趣看了 ,又怎能“明确教师之用意”呢 ?由于学生不能认真看教师的批改 ,致使教师的“良苦用心”对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做过语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教学中最烦最累的是作文教学,更令人烦恼的是教师费力地讲解,学生却置若罔闻,教师劳心地批改,学生可一扔了事。究其原因,学生对作文兴趣淡,写作内容乏。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外乎抓好作文的“导”和“改”两个方面,对此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