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只蜗牛,小小的壳里,有我自己完整的世界——因为这样的学生,每一节课都让我充满期待;每一个40分钟,都可能是心与心的美妙合奏。一条充满绿茵的路在我眼前铺开了,老师和学生行走其间,讨论读书心得,记下点滴收获,阳光透射,树荫斑斑驳驳,生命充满着诗意的美丽。”读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像是在聆听一首优美的教育诗,欣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又如喝下一碗清新的“心灵鸡汤”。清秀隽永的文字,如绵绵春雨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又似习习春风轻轻抚慰着我躁动的心灵。好像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倦怠、迷惘和彷徨,都通过薛老…  相似文献   

2.
孙宝华 《教书育人》2006,(11):63-63
在春节前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都给出一个相同而清晰的描述: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观出明显地加重。这些调查报告最值得关注的是,城市贫困将发生“代际转移”。当城市的贫困者因种种原因难求温饱的时候,他们的子女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只能盲目地在一些大城市频繁转移,一年到头挣得的工资也只够温饱,贫穷成为他们摆脱不了的宿命。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孜孜不倦地拜读了薛瑞萍写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一书。读后,感觉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平时我所不曾看到的,触摸到了多年来我从事语文教学的软肋,也感受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小之又小。  相似文献   

4.
题记:本想读一直向往的经典教育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个建议》,还特别想表达一下读至纯至美的小说《青铜葵花》的感觉,因为这本书是我们一家三口人边笑边流泪读完的。但是,最近读薛瑞萍的书,有很多感想更急于表达。  相似文献   

5.
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06,(2):6-7
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教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编按]  相似文献   

7.
读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深深地陷入薛老师朴素、真实的教育理念中不能自拔,朴素真实中显现的是薛老师朴实的爱生之情、诙谐的教学智慧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品味薛老师的《给我一个班,  相似文献   

8.
“触摸,只因不说爱。”虽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的形象在感性和理性的交织中渐次高大起来。不是崇高,是真实的标高。  相似文献   

9.
从教二十几年,如今越来越感觉做一名老师肩负的重任和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工作着、累着、沉重着,缺乏幸福感。做为一名教师,成就感在哪里?幸福感在哪里?这是困扰我多年的心结。《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一书读后,它向我诠释了做个幸福的教师并不难。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孜孜不倦地拜读了薛瑞萍写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一书。读后,感觉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平时我所不曾看到的,触摸到了多年来我从事语文教学的软肋,也感受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小之又小。  相似文献   

11.
守望麦田,守望那一片纯真,就像清风拂过掀起的绵绵绿浪那样简单而快乐的纯真;守望那一方无邪,如同一望无际的沉甸甸的金色那样纯粹而真实的无邪;守望那一寸自由,宛如在麦田中穿梭追逐的孩童的脚步那样奔放而洒脱的自由。尽管麦田也许很小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挤在人群中玩了很久,渐渐脱胎换骨成一个“怪人”,他厌倦了无聊可笑的游戏,尽管大家都不同意“游戏是可耻的”这说法——事实上,其他的孩子都乐此不疲。他们说:“你走吧。”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地来到悬崖边。他来到悬崖边,这本身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他缺乏信心,卑微的自尊将使他固执,难保会跳下去,一了百了,即“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地死去”;如果他缺乏坚决,就会跑回去乞求原谅,即“成熟到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而他,只想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守望着。天空很蓝,田野很绿,他不用同任何人说话,  相似文献   

13.
武雁飞  宋向阳 《海外英语》2010,(2X):143-144
作为作者塞林格的代表作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用主人公霍尔顿的苦闷以及他想要逃离的人生选择来阐释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方式。该文着重通过分析主人公选择逃离的原因,所选择的方式和最终结果,以及作品中的逃离意象,来探讨塞林格眼中现代社会个人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4.
知道凡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单凭他那幅在艺术领域独占鳌头的《向日葵》,就足以使这个名字被后人当成神话般久久传颂。但凡高不是神,他只是个相貌平平的普通人,一头火红的毛发,一双小而犀利的眼睛,贫困、饥饿、疾病、曲解……梦魇般纠缠了他一生。失败的苦痛,如黑暗中的怪兽,一旦闭上眼睛,便疯狂地吞噬着这位艺术家的灵魂。凡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如朝圣路上的一名独行侠,面对心中的艺术顶礼膜拜,带着些许的病态,带着原始的冲动,带着执著的信仰。凡高生前卖出的唯一的一幅画《红色的葡萄园》,竟还是他弟弟泰奥精心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在论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时,通常认为“守望者”指主人公霍尔顿,并且普遍忽略了霍尔顿的妹妹菲宓对于全书的意义。实际上,“守望者”应作以下三重理解:首先,指成人世界,他们是放弃自己守望天职的“守望者”;其次,指霍尔顿,他代表自我想象的“守望者”;再次,指菲宓,只有她才是真正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听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报纸上正在刊登其作者J.D.塞林格去世的新闻:说他生性孤僻,不与人交往;说他真的如小说中所写一般,一个人在田野里生活、写作,与世隔绝;说他一生未再发表过一篇小说。那时候少不更事,心里只促狭地想他定然是才思穷尽了,不然也不会只写一部小说就了结了作家生涯。后来我才明白,即使死后稿子烧得灰飞烟灭了,那样好的文字也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杜鹏 《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33-134
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刘建琼老师撰写的《语文的境界与追求》,2007年8月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手捧这本抒写精细、编辑精致的语文著作,在抢先拜读的喜悦中,课余细研,灯下漫思,已经感受到一个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运用了以往的阅读经验去理解安徒生的这则童话故事,不用走到最后就会遇到一个死结。以往那些写给失意者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不放弃,只  相似文献   

20.
"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这样对自己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成就自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家。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