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著名影星陈冲口述提供第一手资料,女作家严歌苓撰写的《陈冲的故事》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和台湾三民书局出版公司同时出版。这部15万字的  相似文献   

2.
港澳台之窗     
近年来台湾学者与研究单位加强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在这方面出版了不少著作与资料,仅1996年台湾各出版社共出版与大陆相关的图书达100种之多。 从出书的内容来看,以经济方面居首位,如对投资、产业、税收方面,有金大鼎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大陆投资秘笈》、五南公司出版《中国大陆税收制度(1950—  相似文献   

3.
台湾出版社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增长,据台湾“新闻局”的有关资料,1993年台湾又有425家新出版社登记,这样,台湾出版社总数已逾4000家。而据最新统计资料,我国大陆出版社目前也已达540余家。在海峡两岸的出版机构中,有些名称相似相近或完全相同,这在出版交流日益频繁,版权贸易日趋活络的新形势下,容易造成混淆和麻烦,值得引起注意。现将台湾与大陆名称完全相同的出版社列出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新创办的期刊不断涌入 市场,期刊业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据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的汇编资料显示,目前台湾有正式期刊6000余种。在台湾杂志出版浪潮中,商周媒体集团(以下简称商周集团)是  相似文献   

5.
香港顺利回归,使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又近了一步。从1945年东方出版社的成立,到今天近5千家出版社的局面,台湾50年的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出版状况,对于大陆出版界、文化界已是一件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刊特辟“台湾出版史话”专栏,邀请熟悉台湾出版的辛广伟先生撰写系列文章,介绍台湾出版史上的人与事,评说台湾文化的今与昔。  相似文献   

6.
荆蒲 《档案学研究》1988,2(3):66-67
众所周知,对我国宝岛台湾历史的研究,早就为国内外历史学家所关注。近年来,有关台湾的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受到海峡两岸历史学界的充分重视,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深受“近代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学风影响的台湾历史学家,自60年代以来,几乎已将他们所能收集到的有关台湾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他们原先从大陆带去的文献资料,也有台湾地方公私档案文件,都一一加以整理编辑和出版。这些丰富的台湾历史资料,为台湾和大陆的历史学界提供了开展对台湾历史研究的必备条件。美中不足的是,还有一种资料,台湾学者固然无从求而得之,而大陆的学者也一时未能顾及开发,那就是主要收藏在大陆各地,尤其是集中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档案中有关台湾历史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7.
黄荣华 《出版参考》2015,(20):24-26
2004年,台湾业者争论出版进入完全大崩坏;2006年,台湾出版产值为580多亿元台币;2014年,台湾出版产值只剩下280多亿元台币,但这还不是最惨的;2015年1-3月,台湾出版产值比去年同期衰退了30%以上.这些数字令台湾出版业者惊心动魄.从各地的数据来看,大都没有像台湾衰退得如此严重,而台湾出版业者原以为数字出版能够填补失去的业绩,却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去甚远.根据笔者的调查,台湾数字出版繁体字书的产值,大约在5亿元台币以下,占出版产值不到2%,同欧美动辄40%产值的状况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由台湾青年写作协会理事、台湾联经出版公司企划主任孟樊先生所著的《台湾出版文化读本》最近由台湾唐山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出版环境与经营方针;第二章,出版公司体制;第三章,编辑部问题;第四章,出版策略;第五章,作者与作品;第六章,书价——稿费与版税;第七章,出版周边。在该书中作者以长期对台湾出版界的观察,从批判的角度出发,有系统地讨论台湾现今的出版现象,同时也对出版界既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台港澳之窗     
中国大陆文学作品在台湾 中国大陆的文学作品,在台湾读者中普遍受到欢迎。一些有趣味的作品,在大陆一推出,很快就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 但是,台湾出版的大陆文学作品不是没有选择的,特别是那些有争议性的作品,出版的较多,而严肃的作品,则出版得较少。 从1987年到1995年底,从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  相似文献   

10.
产业     
本刊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将在出版合作和多元化服务方面进行探索:出版合作与台湾出版界出版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与台湾同行的出版合作主要包括:1.共同购买版权,共同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台湾出版产业大未来:文化与商品的调和》是作者王乾任与诸多出版同业人员交换意见所得的书市观察文章。作者在书中推翻了几个台湾出版产业的迷思与误解,他不认为台湾人的阅读风气不高,他更认为台湾出版产业未来前景看好,只要跳脱文化代工与文化加工的想法。台湾出版产值偏低原因在于出版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缺乏细致的分工与专业化,出版产业大概是所有产业类别中,最忽略市场分析、人员培训,还有整体产业趋势探索的产业。作者分析台湾当前出版产业状况时,指出图书出版产业的上游──出版社的最大问题在于以秘密不公开原则经营出版,不…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大学出版社常年积弱不振,出版品虽然偶有佳作,但是出版量极少,且很难在图书市场上看到,这也算是台湾出版市场的怪现象之一。台湾的学术出版一直由其他类型的出版社支撑,也孕育出了不少知名品牌,如专门出版法律的三民书局、五南文化,出版社会学的巨流、群学等。不懂其中缘由的人,经常把矛头对准大学出版社,批判大学出版社不愿承担学术出版的责任。实际上,台湾的大学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台港出版同业座谈会”上,台湾幼狮文化出版公司总编辑陈信元介绍了台湾出版业的现况,说从50年代到现在,台湾出版业变迁很大。80—90年代台湾出版业已跨越传统经营模式,朝向企业、制度化经营;同业竞争激烈,使得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去年一年内,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人员互访、举办书展以及出版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据本刊收集的不完整资料,摘录如下: 2月 ·以台北市出版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台湾英文杂志社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训民先生为团长的出版访问团一行17人赴闽考察访问。 3月 ·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宣布,从3月5日起,在台湾可以公开举办大陆书展。 ·中国印刷协会副理事长王志高、北京印刷学院教授魏志刚赴台为印刷博物馆募集基金。  相似文献   

15.
台港澳之窗     
为了使资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图书出版业的各个环节,以加快出版资讯的传递效率,台湾出版业最近正在着手筹备一项电子资料交换计划,准备在三年之内完成制订图书出版业内,包括出版社、图书批发商、书店以及物流、货运等各个环节所使用的统一报表和单据,如采购单、送货单、对帐单以及新书资料等,都以电脑的应用程式加以标准化,并在图书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业界动向     
推动出版从推广阅读开始近年来台湾图书销售每况愈下,出版的成本越来越高,种种问题都是业者在经营上最常遇到的问题和瓶颈。为了探讨台湾出版业何去何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召开座谈会,针对今后出版产业的前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记者报道,属于表演艺术文化档案的『台湾文化档案』书,在表演艺术联盟的积极整理收集资料下终于顺利产生.表演艺术联盟理事长平珩希望未来能每年出版一本,让表演艺术者能有参考的依据,未来在推动相关立法及活动时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背景资料: 台湾过去对大陆简体字版图书的进口是管制的,按规定只能在大学、图书馆收藏,不能公开销售。同时,如《沈从文全集》、《傅雷全集》等大型套书不可能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台湾市场太小,成本比较高)。事实上,台湾读者对这些图书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因此,部分进口商只得进行地下活动进行销售。随着台湾读者需求度的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台湾出版历史的学术专著——《台湾出版史》在《出版广角》连载后,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9月1日上午,“《台湾出版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及海外的华文出版界人士150余人出席了这一华文出版界盛会。这也使得该发布会成为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最大的一次华文出版人聚会。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大学出版社常年积弱不振,出版品虽然偶有佳作,但是出版量极少,且很难在图书市场上看到,这也算是台湾出版市场的怪现象之一. 台湾的学术出版一直由其他类型的出版社支撑,也孕育出了不少知名品牌,如专门出版法律的三民书局、五南文化,出版社会学的巨流、群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