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始者众,克终者寡”、“龙头蛇尾”,这样的古语俗语讲出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有个好的开头未必就有个好的结尾。一堂课亦然。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不能再搞满堂灌,口若悬河,“一气呵成”了,要留时间给学生。而留时间(一般认为留出10分钟为宜)给学生干什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呢,却少有人研究。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打折扣。听了不少观摩课,最后10分钟总觉得特别难受难堪,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内容,上课的学生茫然无措,听课的教师浑身不自在。带着这样的感受,只好向书中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的技巧讲究留空,讲究“计白当黑”、“虚中有实”。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留空白,也能起到锻炼思维、积蓄情愫的作用。一、问后留空白有的老师最喜好一提问就有同学举手,认为问答的节奏要快,频率要高。但这样的结果,常常是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弄清问题的意图,想得还不深刻,表达的语言还没组织好。这样的回答不仅影响举手同学的思维能力训练,也打乱了其他同学正在进行中的思考。所以,教师问后应当留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例如《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这个问题容量较大,有好几个原因组成。有位教师看到提问后马上就有几位同学举手了,他说:  相似文献   

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规律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却有不少教师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下面仅就自己的肤浅体会,谈谈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一、主导不等于“主人”──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的教师一进课堂,总是担心传授的知识出现遗漏,担心学生听不懂,“补充一点”,再“补充一点”,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很少有练习的时间。结果,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虽出力不少,但教学效果很差。主要原因是摆错了“主导”的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就是要尽量多给学生自学思考的时间.凡是…  相似文献   

4.
记得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说,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以想像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以想像其长。在教师管理中,如果给老师也留一点“空白”,那么无疑会提高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一、时间上留一点“空白”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哲学在信息汪洋中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教师要…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舍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一出现马上进行讲解,力争多讲解几道题,让学生见的模型多一点,知识面广一些,期望考试时效果会好一些。当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比较难,不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讲学生都学不会,不讲学生就更不会,与其“浪费”时间给学生思考,还不如直接讲解,学生听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镇重视“学材具”的征订、发放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育人功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刚接触“学材具”时,不少教师认为,“学材具”好是好,就是用不了———因缺少技术,不会用;还有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学材具”好是好,但使用怕吃力不讨好———因没有时间,不想用。结果怎么样呢?有的学校不按学生数征订“学材具”,象征性订一些了事;有的学校两个学生用一份;有的学校订了也不发给学生,学期结束了,“学材具”还锁在学校保管室里或科任教师办公桌里;还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采取放手式,开学一…  相似文献   

7.
时下有些教师认为,我们只要把课内的东西教好就行了,课外阅读,那是学生自个儿的事情。因此,没有把课外阅读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无法、无序、无效状态,学生自然就“不读”或“乱读”。因而,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课外与课内的密切关系,有目的有计划狠抓学生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8.
周伟宽 《教师》2011,(18):41-4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几年时间,笔者作为第一线的教师,现就课程改革,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一、新课程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把原本的“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笔者认为这是课改中最重要的一点。认为成绩好,  相似文献   

9.
谈到教师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时,教育界曾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这一说法只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数量关系,没有反映质量关系,如果教师的这“一桶水”没有及时更换,也就是说教师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出现知识的老化,会误人子弟。于是,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如果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保持“一股泉水”与“一杯水”的关系,就可肯定地说是合格教师吗?未必!因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  相似文献   

10.
李国珍 《小学生》2010,(9):47-48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宋代朱熹的两句诗对我很有启示。过去有一种说法,教师如果“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我看来,现在“桶水”概念已经远远落伍了。我认为现代教师必须是“活水”,要源源不断的给学生提供活水,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到这点,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特殊的作业     
教师给学生留作业天经地义,可是学生给教师留作业却鲜有所闻.但我的学生就给我留了一次作业.……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进行減輕負担,增进健康的工作时,不少学生家长对这一工作的伟大战略意义认識不足。他們认为,学生来校,只要把书读好就可以了,要求教师抓紧些,管严些,多布置作业,多背书。有的甚至說:“书沒读好,留迟点都沒有关系。”个別家长还自己布置一套作业,使学生回家得不到休息。  相似文献   

13.
《在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评课中,我就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问题发表了一点意见,如:少说“非常好”。有的教师一节课说二三十个“非常好”。不要对学生说“老师只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或者“给半分钟思考”。教学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熟”的,对于学生来说则“是生”的。少讲寒暄的话,最好不要这样称呼学生“:小伙子们,姑娘们。”不要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喋喋不休,左一个“提示”,右一个“注意”。不要常常廉价地表扬全体学生是多么的聪明。最好不要反复地用同一个句子问学生,如“: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听到了吗?”…  相似文献   

14.
给学生留一份有特色的假期作业○邓国臣(临川市河埠中学)○邓贵湘(临川市罗针镇浒溪小学)传统意义的假期作业,往往题型单调,鲜活性及信息量都不足。这种作业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包袱”,难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求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这两年,我们试着给学生留一份...  相似文献   

15.
王玉林 《考试周刊》2012,(88):116-117
信息技术课作为新开设的学科,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动起来”是关键,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其“敢动”;恰当用好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其“想动”;适时用好小助手,让学生“会动”,促使共同进步;精讲多练,优化习题,使学生“多动”,就有更多的动手时间.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上几点。就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生转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遏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话:若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这意味着,要教好学生,培育人才,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娴熟的技能。老师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越丰厚,就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活,就能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如果教师知识浅薄,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学识丰富的教师,远远不止“一桶水”,而是“一池水”“一湖水”。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有了数量必须确保质量。教师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出什么样的学生”,此话不无道理。因此,我认为,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会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以“为人师表”的形象去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亚琼 《家长》2023,(22):33-34
<正>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成为了不少学生眼中的一座“大山”。孩子怵头写作文的问题,也是不少家长的烦恼。一位家长曾和我反映:“老师一留作文作业,家里就免不了‘鸡飞狗跳’,孩子对着空白的作文纸抓耳挠腮半天也憋不出几行字。”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怵头写作文,抛开写作技巧、思想情感、文章架构等内容不说,单是在规定时间里文从字顺地写好一篇作文,就会让很多孩子“很是头疼”。  相似文献   

20.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对中学生来说,树立自信心特别重要。很多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其首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脑子不够用,遇到困难就退缩,如此下去,这些学生真的就不如别人了,真的就变“笨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不可能好。有研究表明,学生给别人留下聪明或愚笨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认识,因而自信心能助人走上成功之路。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培养自信心有两种自我训练法,教师可以时时提示,让学生逐步领悟。一、增强自信心的三个要诀1.只想自己会成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