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波  王进元 《大连大学学报》2013,(1):102-107,113
中国私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历经坎坷,但在普及高等教育、引进大学制度、提高办学效率和促进社会转型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社会贡献;同时,其演变也可以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因此,通过对中国私立大学的演变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更好地认清中国高等教育在大学使命、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等根本问题上的症结所在,从而为中国的大学改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地方大学"相近并易混淆的概念有"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和中国"新大学"等,区别它们有助于研究的针对性。地方大学经过多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如价值困境、技术困境、组织困境和制度困境等。破解地方大学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是转型,地方大学转型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制度创新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学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重要的自变量。我国大学制度创新的主要任务是 :改革单位制度 ,按照学术组织的基本属性重塑大学的制度结构 ;消解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 ,营造平等竞争的大学制度环境。大学制度创新过程中 ,应避免路径的单一化 ,在移植“外生性”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发展“内生性”的制度安排 ,做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制度是所有大学实现办学目标并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而办学体制则是其具体体现。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在办学体制上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操作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支配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理念是英才教育理念,教育控制论,公共产品论。以三论为基础的高教制度理念严重地阻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必须用新的制度理念取而代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理念应当是平等开放,大学自治和市场化。相应地,建设以大学自治为基础,以政府间接导为辅,以市场配置高教资源为轴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贺州学院学报》2007,23(3):100-104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理顺大学与政府间关系、完善大学与社会间关系、规范大学与大学间关系和提高大学自身管理水平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适应大学竞争的需要,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亟需制度引进和创新,关键有二:一是必须充分保障大学自治,合理构建大学法人模式,真正实现大学经营法人化;二是不断提高大学内部管理、决策的水平,真正实现大学自身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明确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调整和规范大学与外部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实质就是优化大学内外部治理,使之科学化和制度化,为实现大学理想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制度: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制度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这是中世纪大学模式确立以来各国大学发展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然而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未完全确立。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国大学提出的挑战 ,就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历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社会、大学在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各自应以什么方式、角色应对。大众教育的冲击波席卷大学校园,大学在面对精英教育制度与大众教育制度的两难境地时又该做何选择?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高等教育职能制度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使人在选择大学时产生困惑。文章通过对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理顺大学与政府间关系、完善大学与社会间关系、规范大学与大学间关系和提高大学自身管理水平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适应大学竞争的需要,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亟需制度引进和创新,关键有二:一是必须充分保障大学自治,合理构建大学法人模式,真正实现大学经营法人化;二是不断提高大学内部管理、决策的水平,真正实现大学自身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监督。正因为大学评价是监督,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国家,社会大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文章论述了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监督地位的依据和监督地位的确立,探讨了社会大学评价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对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诉求,并把这种制度建设赋予了“现代”的含义,由此引发了关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命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国情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这一命题的特殊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由讨论层面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的体现,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文章主要就大学历史发展及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走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性是指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的规定性。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是从历史、理想与实践的视角展开的,而忽视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内在价值规定性。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必须切实体现以人本意识、责任意识、特色意识为核心的价值现代性,从而契合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推动高等教育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大学品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进入品牌竞争的领域,建设品牌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拳措.大学品牌塑造必须以先进文化为统领,进行目标定位与特色选择;整合理念识别系统,建立大学品牌精神文化;完善行为识别系统,规范大学品牌制度;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创设大学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多元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珏 《高教探索》2003,(4):17-19
首先评价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影响全面发展的原因 ;其次 ,着重提出并论证了中国今后必须选择和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分别主办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和技术培训型院校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模式 ;同时 ,简要分析了各个层次高校的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归国留学生群体占据民国高等教育界要津,主导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进行了把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和模式与中国本土需要相结合的探索,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们在促进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高等教育融入了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成为世界现代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应遵循如下路径: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自治与自主办学,大学制度与社会责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者和标志性人物.对国立大学校长管理权限和产生机制的探讨,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的管理机制,也可以为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总辖全校事务,其产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立大学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管理和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大学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大学,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走势。许多人从办学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人事制度、大学制度、大学特色、大学文化等多个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