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在过去的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有偏差,国际化理念淡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较差抑或缺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术交流国际化基础十分薄弱;学校特色不鲜明或缺失。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为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治理者应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早日确立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加强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力度;采取非常措施,加快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抢抓机遇,逐步实现自身办学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面向南亚东南亚前沿的云南开放大学,国际化办学显得尤为重要。20多年来,云南开放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特色的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确定了新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育国际化经营是学校经营模式的一种,主要从教育资源范围和办学形式上考虑。教育国际化经营大体有单校园国际化经营、双校园国际化经营以及境外办学经营三种基本模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实施教育国际化经营,有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师范大学把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实践中,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享受中围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巾国首批代表国家赴国外创建孔子学院大学、中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5.
地方综合性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集美大学为例,强调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模式的选择,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创新模式,办学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战略,学校队伍建设模式,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吉林教育》2006,(3):F0004-F0004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90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本着"把最优质的教育奉献给每一位学生"的宗旨,确立了创办国际化的实验一小的办学目标,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科学育人、文化育人,创办国际化学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就人生道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科学能力、健康身心和艺术品位的国际化人才。几年来,学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为核心,以硬件建设为依托,以文化育人为宗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学校成为促进师生健康发展的"文化氧吧"。学校突出文化育人教育理念,学校的每一处空间都充满文化艺术氛围。文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走国际化道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应用型人才是应用性大学得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应用性大学走国际化道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以国际化道路促进应用性大学的教育发展,提出作为地方院校应当首先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其次要加强合作,提高层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8.
张成霞 《教育文化论坛》2011,3(4):102-104,139,142
贵州大学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其作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学校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外事工作方针政策,深入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校情和省情,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创新办学模式,大力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合作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国际化工程人才。文章以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为例,基于学校国际化现状,分析其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为国际工程师学院国际化办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合作及其相关问题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韩国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延边大学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本文通过研究延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与韩国湖西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及其现状,分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合作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国际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汕头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年代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学。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借鉴境外优秀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国际化为导向、以质量为立校之本、走创新发展道路的鲜明办学特色,在短短20多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师资团队等方面高度国际化的现代化高等学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云南师范大学把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实践中,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中国首批代表国家赴国外创建孔子学院大学、中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基地。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定为“东盟——中国”联合办学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教育部推荐的唯一一所师范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培养的24所重点高校之一(除云南师大外,首批获准的23所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神州学人》2005,(6):33-33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共同的迫切要求。山东大学为强化全校师生及管理人员的开放意识和国际意识,扩大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自2004年以来,学校国际交流的层次明显提高,项目及人数等都有显著增加,学术往来也日益频繁,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呈现出  相似文献   

14.
经营大学:借用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同文 《教育研究》2005,26(6):20-25
经营大学将成为21世纪大学管理方式变革的主题,而借用企业管理理念将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借用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市场开拓机制、竞争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改革传统管理体制,以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据市场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把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为经营大学的核心内容,积极实施多体制办学和国际化办学,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是沈阳建筑大学教育国际化"十二五"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辽宁省"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开局年。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影响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按照"突出重点、提高层次、拓展交流、规范管理"的国际化办学工作思路,全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进展,学校教育国际化进入新阶段。组织制定《沈阳建筑大学"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14年—2020年)》。该实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要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走规范化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开放的国际化办学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把学校建成信息化、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相似文献   

17.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5所大学办学模式说明,委员会的民主决策体制、“全人教育”的理念、合理分工和准确定位的大学使命、全球视野与国际化办学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顺应教育发展世界潮流,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迎接教育国际化挑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高等教育在观念、布局、结构、管理、课程及资源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危机。为此,应从培育和树立国际化的大学办学理念;"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引导高校正确定位,形成办学特色;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政府引导下,实现大学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构建科学的国际化大学课程体系;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从积极探索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寻找云南省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接受了教育国际化的观点、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明确要求,并指出其目的.关于什么是大学国际化,本文认为大学国际化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当代大趋势,也是大学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大挑战,是当今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自身改革和革新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外文化相互理解、碰撞和磨合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备战略.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开放大学国际化办学的五个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