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疑难词句试析将衒外以惑愚瞽乎?愚瞽:一般选本均注释为傻子和瞎子,这正如于在春同志所说“卖果者‘惑’的并不只是愚瞽,如果把‘惑愚瞽’译成欺骗傻子和瞎子,就完全不合原意了。”(见《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但于氏把“惑愚瞽”译为“把人家当傻子瞎子蒙混”,把“愚瞽”理解为意动词,作为“惑”的状语后置,古汉语中似乎没有这种用法。愚意以为“愚瞽”乃偏义复词,词义偏在“愚”,“瞽”只是陪衬,作为“惑”的宾语。《说文》“愚,戆也,从心从  相似文献   

2.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善于贮藏柑子,经过冬夏也不会腐烂,拿出来还是鲜艳耀目,白玉一样的质地,黄金一般的颜色。放在市场上卖,价格是原来的十倍,人们争着买它。我买了一个,剖开它,象有股烟扑入口鼻,看那柑的中间,却干枯得象破棉絮一样。我感到奇怪就责问他:“你卖给人家的柑子,将拿去装上盘碟,供奉神灵、招待宾客吗?将夸耀它的外表欺骗蠢人和瞎子吗?你耍弄的欺骗手段啊,真厉害呀!”  相似文献   

3.
《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高中第六册教材对“自为”一词的注释是“为自己”。我认为这个注释不合具体语境,值得商榷。课本将“自为”解为“为自己”,可能主要是受《汉语大词典》解  相似文献   

4.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写道:“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里的“沉塘坳”应如何理解呢? 有人说“有的挂长林梢,有的沉入塘坳”,原教材的注释也说“沉塘坳”是“落在水洼里”,都把“沉”字作动词解。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5.
“瞎子点灯——自费烛”这句歇后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我也一直以为是这样。可后来读了一则很有哲理的故事,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肤浅和狭隘。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漆黑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村落中。他看见一盏晕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起来。苦行僧走近才发现是瞎子在挑灯。他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瞎子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如我一样是‘瞎子’,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原来你是为别人啊?”“不,我是为自己!”“为自己?”“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关于《过秦论》一文“而倔起阡陌之中”的“阡陌”和“即关而攻秦”的“叩关”的注释,我总以为欠妥。现提出几点看法,愿与同行们商榷。“教材”对“阡陌”的注释:“本是田间小道,这里指田野”。我认为还是把“阡陌”译为“道路”或“路途”更准确。理由是: 1.《辞源》3257页“阡陌”一词的三个义项分别为:“①田界,也作千百”、“仟伯”。②田间小路。③犹言途径”。174页“仟伯”的义项①则为:“田间小路”。这样看来,“阡陌”的三条义项,都没有离开“路”,而没有“田野”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初五册《干将莫邪》中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一.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课文对“行歌”一词的注释为:“唱歌。行,从事。”教参书也解释为“逃入深山,从事唱歌。”查《辞海》“行”的14个义项,没有一个作“从事”讲的。古汉语中的“行”作动词用时,常当“走”讲。这里的“歌”也不能作“唱歌”解。根据上下文意,这里的“歌”应是“悲歌”,即带拖音的哭诉声。“入山行歌”就是“逃入深山,边走边哭诉(自己的遭遇)。”只有这样,下句的“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才文通意合。二.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课文对“拟”这样注释:“比划,作砍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二字,大家作过不少探讨。薛绥之同志在《对鲁迅作品某些注释的异议》一文(载爱辉县教师进修校编《读点鲁迅丛刊》第三辑)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为了忘却而纪念,犹言化悲痛为力量,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样解释,简明是简明了,但也把鲁迅深邃炽烈的感情和震撼心灵的语言,理解得过于简单化了。首先我们要问:化悲痛为力量难道就需要忘却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前,也即在没有“忘却”之时,就没有化悲痛为力量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后,难道就真的“忘却”了吗?把“忘却”仅仅解释为化悲痛为力量,未必恰当。再看鲁迅原文,开头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  相似文献   

10.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个句子出自韩愈的《师说》。教材的编者对此句的注释一直是注为“句读的不明,惑的不解”,这话听起来让人觉得别扭,好像是在听日本人讲话。影视作品里的日本人说话就是这样的,如:“你的不好”、“饭的不吃,菜的要吃”等等。实际上,这句里的“之”  相似文献   

11.
《愚溪诗序》第1段写愚溪用“愚”字来命名的缘由,其中提到“古有愚公谷”。因此,准确把握愚公谷典故的内涵,深入理解愚公谷命名的缘由,就成为我们体会柳宗元在愚溪命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一级必登之阶。该文课后练习节选了《说苑·政理》中关于愚公谷故事的一段。读完节选文字,读者,尤其是学生莫名其妙,普遍产生这样的疑问:老人为什么要把马驹给年轻人呢?愚公谷命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节选的片段如下: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  相似文献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它经常被一些古代散文的读本和语文教材所选用。今人对这篇文章的解释,一般都是根据三国时韦昭的旧注。韦注本来就有其失当的地方,而今人对韦注的发挥补充尤有欠妥之处。本文拟对其中有关“瞽献曲”、“师箴”、“朦诵”、“流王于彘”的四则注释提出一点浅见,供读者参考。一、瞽献曲韦昭注:“五日曰瞽。瞽,乐师。曲,乐曲也。”这则注释虽然不误,但没有解释天子听政而让乐师进献乐曲的目的是什么,乐师所献的乐曲的来源和内容又是什么,所以后人便加以补充。有的认为:“此言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有一句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个“有”字当作何解?有的选本采取回避态度,不注不译。语文教材对这句也不加注,大概编者认为这个“有”字的解释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资料和注释本将这句译为“不知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里,对《捕蛇者说》中的“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了如下注释:“(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呢。”我认为这样注释值得商榷。从注释的意思来看,把“骇者”注成“惊扰”是不准确的。这两句话里,“骇者”并不是指悍吏的“惊扰”,而是指被悍吏的叫嚣、骚扰吓得惊恐不安的  相似文献   

15.
备课拾遗     
我在教《岳阳楼记》(初中五册)时,发现教材注释对“去国怀乡”的解释不尽妥当,课本解作:“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北师大出版社编辑的《初中语文教材新探》等书对这句话的解释与课本注释基本雷同。把其中的“怀乡”解作”怀念家乡”,那么,这句话所表达的几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被贬离开京城之后,才会怀念家乡呢?还是作别的解释?笔者认为,离开京城与怀念家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纵观上下文,作这样的解释,也显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今字,通假字问题展开讨论,由此涉及辞书编纂中“同”和“通”的体例,并进而引起对语文教材中古文注释的“同”与“通”提出质疑。许多同志指出,教材中给通假字注释时,往往“同”“通”混用,自乱其例,不利于教学。有鉴于此,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于一位同志,他的回答是:古文注释中的“同”和“通”,不是文字学上的概念,我们是根据辞书作注的。原来如此。可是辞书体例怎样呢?我随便翻检了下列数字,常见辞书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7.
《诗经·魏风·硕鼠》:“谁之永号!”部编教材的注释是:“谁还(会)长长地哭泣呢?之,尚、还。永,长。号,哭。”其中把“之”字解释为“尚,还”。“尚、还”是副词,“之”作副词用,极为罕见。查旧《辞海》得:“其之二字古多通用,今有别。”《吕氏春秋·音初篇》高诱注:“之,其也。”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了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诗中“新妇”一词共出现10次,其中只对“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的“新妇”作了注释:“新妇,媳妇”。其余九次都无注释,自然让学习者以“媳妇”为解,但是仔细体会诗意,若全部以“媳妇”概之,似不可通。更有令人不解之处,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新妇”多用于称呼新娘子,但是这里的“新妇”却为何解释为“媳妇”呢?这就需要首先从“妇”的意思说起。“妇在上古承担了多个义项,大致有1.妇女的通称。2特指已婚妇女。《正字通》:“妇,女子已嫁…  相似文献   

19.
本期问题:怎样克服用恐吓、威胁、欺骗的方式教育儿童?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教师有时也会威胁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你以后要是再打小朋友,我就让警察把你抓起来.”作为幼儿园教师中的一员,我认为这些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用恐吓、威胁、欺骗的方式对待孩子.可是扪心自问,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收入了庄子的名篇《逍遥游》(节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教材注释为:“[彼其于世,未数(shuó)数然也]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数”注音为shuó,笔者认为,此注音有误。正确读音是什么呢“数数然”又为何解释为“拼命追求的样子”呢?现就这两点作如下考辨。“数”,《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汉语大字典》都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