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WinCE和GPRS的安防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智能家庭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嵌入式无线安防报警系统.该系统由ARM9 S3C2410与Window CE控制主机、USB摄像头、GPRS模块、监控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情况后,通过无线方式通知控制主机,采用摄像头拍摄现场图像,并利用GPRS模块向外界报警.详细介绍了Window CE操作系统的移植方法、系统底层驱动的编写过程、应用层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分立不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实验室多功能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该系统选用Linux操作系统,S3C2440微处理器,使用CC2530单芯片Zig Bee无线模块进行组网。可以实时监控温湿度、监测是否有人员、设置蜂鸣器报警并且实现远程网络摄像头监控。通过Zig Bee终端采集信息并且无线传输、S3C2440控制平台接收处理数据并实现网络图像传输进而实时远程监控,从而实现了智能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结合。整个系统适合应用于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监测,以及安防监控,将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增多的现象,提出了将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安防管理之中,设计了包含RFID校园门禁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火报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整体化校园安防系统,有助于各类学校进行“平安校园”、“智能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代安防的实际要求,设计了基于GPRS 技术及嵌入式ARM11的智能安防系统。系统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实现ARM11与各安防监控模块的无线通讯,并通过GPRS网络实现了ARM11与业主手机之间的无线通讯:将报警短信及摄像截图的彩信发送给业主手机,并将业主的控制短信发送至ARM11,再通过ZigBee模块完成控制任务。整个智能安防系统实现了手机远程监控。测试表明,该系统报警及时、误报率低、扩展方便、操作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子模块功能——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为:以HT48R50A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实现火警、烟警、液化气漏气报警、防盗拨号报警和语音报警.当有警情发生时可以拨号报警并通过报警电话时时监听,同时启动计算机进行网络监控.  相似文献   

6.
针对家庭视频监控报警的实际需求,结合传感器检测与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Web服务器技术、浏览器应用技术和SQlite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嵌入式Web服务器为核心,采用B/S结构的网络视频监控报警软件系统。本系统客户监控端不需要特殊的软件,只需普通的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到服务器,进行视频的监看并可通过表单按钮对云台进行控制。分析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CGI的通信等。本系统经过实验室环境测试,性能稳定,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套远程网络控制的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ARM9作为主控芯片,结合linux软件,组成主控中心.系统利用连接到Internet的电脑,通过内嵌控制实现对风扇、灯光等开关量的控制,实现对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信号的数据采集传输,同时可演示烟雾报警、红外报警,演示IP摄像头安防监控的网络视频采集传输.系统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具有很好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实时无线监控和安防需求,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结合西门子公司的TC35i通信模块和HC-SR501人体红外传感器,运用C语言和AT指令,设计了一个基于GSM短信的仓库监控报警系统。经过了联机调试,系统工作正常,实现了对企业仓库的全天候远程无线监控和短信报警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安防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针对实验室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电话网络为传送通道的智能自动安防系统,实现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实时监控.采用单片机负责检测探测器信号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有警情发生时启动以电话网为传输通道的报警模块进行自动拨号报警.该实验室安防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光伏并网发电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和设计思想入手,对系统进行整体结构设计。阐述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3个硬件部分以及协调器软件和节点软件2个软件部分的具体设计,并对组建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达到数据采集、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快速网络组建和维护等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