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会审题,明确自述,学习例文,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种熟悉的事物。2.仔细观察,练习从大小、颜色、构造、作用等方面来具体介绍事物,突出事物的特点。3.自述时适当展开想象,赋予事物生命的特征,合理地描写事物的心理、动作、语言、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确切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2.了解第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并背诵这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3.
1 建构主义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自上而下性、情景性、协作性、原则性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6.
单元学习目标 1.查字典学习本单元生字词,初步掌握排比、比喻、夸张等形式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2.按空间顺序、先总后分和时间顺序理清本单元课文思路,体会课文中心。 3.学习按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4.认识因果、总分、总分总三种构段方式,并能用总分结构式整理二段话。 5.能够通过阅读抓住事物特点,并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知道事物诸特点之间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由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草原》,阅读课文《田寡妇看瓜》,独立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写例话”“事物和环境”与基础训练3组成.这是一个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的教学单元.“事物和环境”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这一组课文,要让学生弄清文章中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所讲的事物产生于什么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事物和环境是怎样连系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要联系具体环境去理解事物.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事物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教学目标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麻雀》     
[作业分析] 《麻雀》课后作业题,总的要求是学习抓事物的特点。第1题提示了阅读的方法,要求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受到思维训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2题的三个句子,反映了事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各自的情状与相互的联系,暗示了课文的段意,要求在抄写与说意思  相似文献   

10.
《鲸》教案     
教学要求 :1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引出新课。1 .多媒体出示 :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2 .语言激趣 ,出示课题。3.复习 ,提问 :上节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关于鲸 ,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呢 ?二、导读第 4自然段。1 .快速自由读 ,划记 :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2 .轻声读第 4自…  相似文献   

11.
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一事物的特点的修辞方式。在语言中使用夸张的说法,可以突出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使听的人或读的人获得更鲜明、更生动的印象,同时产生联想。小语第十册基础训练7第三题,要求学生学习夸张的写法。教学中,应注意讲清如下几点:1.夸张有扩大、缩小两种情况。“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是对事物的特点作了扩大的描述。事实上,  相似文献   

12.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介绍事物”,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单元选文皆为说明性文章,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五年级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往往更关注文中事物的特点,而忽略作者是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的。课堂教学以“说得明白”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聚焦说明性文章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个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3.
一、归类识字 本册归类识字共14课,学习生字190个,分三部分安排:第一、二部分各5课,学习生字136个;第三部分4课,学习生字54个。采取多种形式识字,主要有6种形式。 1.看图归类识字。共4课(第一部分一课,第二部分两课,第三部分一课),学习生字47个,平均每课11个左右。这种识字形式有三个特点:①按事物类别编排生字,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知识,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②配有彩色的图或照片,以利于借助图画认识事物,识字学词;③要求学生学会的生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4 ̄4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事物》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教学这一内容,要让学生知道怎样选择一种事物、介绍事物的哪个方面和如何介绍清楚事物的某一特点等,重点要让学生恰当地运用"白描"+"彩绘"的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说明清楚,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获得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对应、转化、数形结合等多种方式,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事物之间的异同,将事物进行量化,以此简洁明确地展开数学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展开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思维活动掌握各种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对各种逻辑思维方式进行有效掌握.  相似文献   

17.
设计独具匠心教学生动活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6课《爬山虎的脚》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余耀才【教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2.使学生知道怎样抓住特点,具体详细地描写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第七、八组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在正确划分段落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写作训练的重点是初步学习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点进行记叙,为第七册的习作打基础。《瀑布》和《金色的细雨》两篇诗歌的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和重点1、通过课文学习,认识海洋与生命的关系,了解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要适当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学习课文由表及里,不仅说明事物特征,而且说明事物为什么具有这样特征的逐层深入的说明方法.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比较复杂的说明文的一些特点:①说明事物,既要说明其特征,还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②说明顺序具有纵横性,纵向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横向说明事物的各自特征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结构比较  相似文献   

20.
陈明海 《江西教育》2007,(14):79-80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十六课. [设计理念] 提倡孩子应学会这样的"发现":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心灵的感动、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发现情趣、发现细节、发现学习的快乐、发现人生的目标、发现努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