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中国革命的档案史册.伟人毛泽东一生有着许多遇难呈祥神话般的传奇经历。这里记载的是“秋收起义”前夜.毛泽东遭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危险处境。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1915-1989)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从小参加革命,是大家熟知的“红小鬼”.他与长他22岁的毛泽东相识相交近半个世纪.毛泽东曾经多次亲手指点他如何工作,当面给了他无数的教诲.可以说,毛主席对他既有师恩,又有知遇之恩. 胡耀邦第一次见毛泽东 1927年9月16日早晨,整个文家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文家市人民奔走相告;“共产党的军队来了!”“毛委员来了!”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21日-27日《书刊报》第4版刊登《蒋介石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该文开篇说:“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9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  相似文献   

4.
陈布雷号称“南京城里第一支笔”。他作为蒋总统的秘书,自然为蒋氏草拟过不少应用文告。但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重要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蒋看到这个报告的文本后,生气地把报告摔到陈布雷的面前说:“看人家写得多好!”当时,陈布雷也按捺不住,便顶了一句:“人家可是自己写的!”言下之意是;我不如人家,你呢?没有我代笔,你怕寸步难行。直把蒋气得几乎要晕过去。就文章而论,陈布雷与毛泽东的高低,自然泾渭分明。这个高与低,取决于文章本身技巧吗?当然不  相似文献   

5.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60多年前,江西余江人民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号召下,银锄挥舞,铁臂同摇,战天斗地,率先在全国消灭肆虐几百年的血吸虫病,树起了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创造了人间奇迹。为此,一代伟人毛泽东挥毫题诗《七律二首·送瘟神》。自此,余江消灭血吸虫病和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两大紧密关联的历史事件,永远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相似文献   

6.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7.
李海文 《新闻天地》2011,(11):64-65
毛泽东要华国锋不能只当文官,要当武官 1971年8月25日.华国锋奉召到武汉。当天晚上.毛泽东将他找到专列上谈话。毛泽东一直住在专列上。那时人人都戴毛主席像章.华国锋胸前也戴着一枚。他一上车,毛泽东看见了,故意问:“你戴的什么?”不等回答,接着说:“不要戴了,万岁就讨嫌。一句顶一万句,其实一句也不顶。屁话!”  相似文献   

8.
1957年4月30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休息厅。在这里,毛泽东率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欢聚一堂,座谈共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毛泽东在发言后,突然话锋一转,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的想法,并拱手拜托在座的诸位在各自的范围内透露这个消息,帮他“刮点小风”。此言一出,令民主党派人士深感惊愕和意外。会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紧急密陈”,联名致信中共领导人,恳请说服毛泽东收回成命,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台湾“台视”制作播出了大陆节目《中国》。这套连续节目直到播出最后一集时,才发现片头“中国”两字竟然是毛泽东手迹! 原来,片头“中国”两字一直被岛内观众称好,认为“苍劲有力”,最后一些岛内深谙书法和曾在大陆看过毛泽东书法真迹的人发现并指出此事。消息传到“台视”主管耳里,大家都不禁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0.
一介书生李治,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军医、救死扶伤的英雄。十年浩劫中,李治身陷囹圄。造反派抄家时,无意中从他的医学著作手稿中发现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苍劲飘逸的毛笔字———李治不能死!毛泽东。李治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张从来未对任何人出示过的纸条竟把他救出了“牛棚”。毛泽东为何对李治下了“免死牌”?这张不起眼的纸条,向世人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重要著作发表、重要电文发出时,非常重视校对工作。他对校对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他一贯倡导的“认真”、“过细”的工作作风,对我们做好出版工作有深刻的启示,是非常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遗产。一毛泽东非常重视校对工作,根据我查阅的有限资料了解,有以下一些事实:1.1938年5月,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在延安的《解放》第十四期发表。5月12日他在写给时任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郭化若的信中说:“校对须注意,你自己至少校一次。”“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书信选集》126页)2.1940年2月,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不仅作诗著文轻车熟路、炉火纯青,而且他写对联的造诣也非同寻常。毛泽东少时就曾用“修身”对私塾先生出的“跃足”,从而免打手板心。1917年,毛泽东曾作过一幅泳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1913年春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他拟过一幅浅显而十分贴切的对联,作为  相似文献   

13.
据当年毛泽东贴身卫士的回忆,那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话,是由一次搬动毛泽东书房里的大沙发而引发出来的。有一天,几个卫士准备把毛泽东书房里的大沙发搬到另一个房间,门小沙发大,试过几次都搬不出门,只好又放回原处。毛泽东在沙发左右踱步,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和美国友人斯诺的谈话中,深有感慨地说:1918年第一次到北京,“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①的确,图书馆是毛泽一生做学问、求进步、了解国情的良师益友,他自认图书馆里的学习是“最有价值的”。他离不开图书馆。毛泽东从小即酷爱读书,图书馆藏书甚丰,自然成了他向往的“圣地”。但最早与图书馆结  相似文献   

15.
9月19日,毛泽东的嫡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毛新宇出现在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的“领袖之美——再造毛瓷”首发会。这批高仿瓷取样于毛泽东晚年时所用瓷具。  相似文献   

16.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韶山宾馆住下,就问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里?”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一个理论概念条目。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各的理论常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理论解释,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本刊征得作者的同意,发表于此,供同志们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之际,凝聚着当代百余位书画大师心血的《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由开封中原书城独家发行。《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是我国第一部独家约稿、命题创作的书画精品集;第一部全宣纸印刷、190克白纸板衬底、丝绫手工裱装的书画作品;第一部四开可通版印刷,中缝无钉无线,创书籍装帧新工艺的书画出版物。 这套书共分“手迹卷”、“书法卷”、“绘画卷”三本及一本“附本”。“手迹卷”以迄今公布的史料为准,“书法卷”由70多位书法名家分别撰写一首毛泽东诗词,或摘书其中名词佳…  相似文献   

19.
舒琴 《大观周刊》2013,(7):14-14
《后宫诱逃》是莫扎特的舞台作品,是他的第一部喜剧杰作,也是他生前最为成功、最频繁上演的作品。这部“德国歌唱剧”显露出启蒙时代与人文主义的特征.使剧中人物可以在舞台上用他们富有表情的歌唱来充分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在这部歌剧中洋溢着青春之羡,看这部歌剧就如纪念莫扎特青年时代,毕竞谱写此剧的时期,是莫扎特短暂生涯中最幸福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剧中女主角的名字就和莫扎特妻子的名字一样。  相似文献   

20.
刘静 《档案天地》2012,(3):37-41
天安门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雄伟壮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毛泽东的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