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略论了先秦时的舆论现象,对“舆人之诵”中的“舆人”和“诵”进行了辨析。通过分析和论述,对当今社会舆论传播的方式及具体运作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略论了先秦时的舆论现象,对"舆人之诵"中的"舆人"和"诵"进行了辨析.通过分析和论述,对当今社会舆论传播的方式及具体运作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分析,认为从1800年至1950年中国音乐在南洋四国的传播特点有四:传播的阶段性、传播媒体及途径的社会性、传播内容的偏重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法国的农业经济继续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史学界对法国19世纪小农经济的评价呈现出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探讨了19世纪法国小农经济盛行的原因,以及小农经济的属性与历史地位。这对于公正地评判法国小农经济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有关西部土地的立法、公司企业法的出现及演变和维护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相关法律的产生评述美国经济和法律相互作用的历程。最后指出,在经济法律的互动关系中,还培养了美国人相信法律、依赖法律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6.
救国还是乱政——略论晚清报纸的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的报纸被赋予众多政治功能。但是,报纸一方面具有正面功能,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既可救国,也能乱政。清政府对报纸这一舆论引导不力,既加剧了中国政局的混乱,也加速了王朝的覆亡。报纸功能的两面性,对近代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商会的认识,认为此时期有从官办商会、官督商办商会、商办商会,有从保伸商权,开展“商战”,有从倡导地方自治等角度去认识商会,涉及到商会的开办方式,组织系统,营运程序,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而分析了中国早期商会认识的社会背景与特点,指出其对当今新兴商会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处理平台,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当今社会多了舆论载体。我国的互联网在媒介中功能定位逐渐清晰,但其影响是双重的。作为政治舆论的传播方式,其主要功能是:政治意愿传播、维护公民权利、支持国家外交。要充分认识政府加强对互联网舆论进行引导的意义,增强引导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进而,实现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卖现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部开发是其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巨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路建设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铁路的出现是与美国西部开发的规模和速度的需要相适应的一种交通运输革命,其高速增长和举世罕见的建设成就得益于美国政府特殊的资助政策,以及在铁路修筑过程中多元的投资主体和强烈的发展意识;另一方面,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也对西部开发起到独特的先导作用,对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分析研究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中的铁路建设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我国来说,更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纸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涵盖到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报纸与文化紧密相联,肩负着传播、储存文化的职责,文化在报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者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受者的文化水平、接受心理,都对新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以后,议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体制及其理论基础——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理论等西方宪政文化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传播的主体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接触的开明官员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西方宪政文化的认识尽管十分肤浅,介绍的内容也或对或错,但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少数人的警觉,并对戊戌维新运动以及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朝,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不仅对国际红十字会的活动有所了解,并且多方努力,积极筹办红十字会组织,从而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国际红十字会活动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也积极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结构与学习价值 (一)知识范围与结构 19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的文学艺术主题,主要涉及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美术、音乐和戏剧,以及近代中国的“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和现代中国的“双百”方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19世纪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西方近代化的示范带动和武装侵略下艰难启动的。整体来看,中国在19世纪争取实现近代化的机遇有两次:  相似文献   

15.
试论19世纪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报刊业,肇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最先来华办报办刊的外国人是一批基督教传教士。雅片战争之前,少数传教士在南洋及广州等地办了几份中文刊物,这是中国近代报刊的萌芽;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大批传教士涉足报刊业,所办刊物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在华传教士的报刊活动,直接将近代新闻纸这个舶来品移植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特征”(poetics)两个方面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进行了探讨。在意识形态方面,通过对中外学者编撰的文学史比对,发现中国学者对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偏爱有加,因为他们符合中国人民的抗敌精神需求。从诗学特征来考量,华兹华斯和济慈自然恬淡的风格更接近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空想主义者的见解曾经长期支配着19世纪的社会主义观点。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19世纪的美国作为地广人稀,没有封建传统的独特国度,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的实验场所。由于所处的时代局限,无论是欧文主义的新谐和公社,还是傅立叶主义的法郎吉作为实际共产主义的实验是完全失败的。但是他们的实践以及“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思想萌芽”,对我们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相似文献   

19.
数字传播背景下传统报纸遭遇严峻的生存发展困境,报纸的传播效率、品质与传播品格大幅滑坡。在内外多重流力的裹挟与挤压下,在报纸"失望论"的消极质疑氛围中,报纸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内容体系和报道格式,以内容开发为根基、以观点提供为主导、以公共思想为内核,重新塑造其作为主流媒体的独特传播风格,在资源的整合与协同中实现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传教士研究福州方言的几种文献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19世纪英美传教士、外交官著述的福州方言文献资料,简要介绍其内容、特点和学术价值,也介绍其主要作者的个人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