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四军七师所开创的皖江抗日根据地,在文化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抗战和建国培养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人才,壮大了抗日力量,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随着抗日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经历了恢复、发展、巩固、整顿与提高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党委和民主政府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促进抗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的地方性合法政府。当年边区政府的创建者们在敌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复杂的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农村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不仅对动员全民族抗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我党在当今复杂国际局势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比较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工作。为了适应根据地斗争形势和抗战需要,山东抗日根据地从实际出发,在业务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大力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并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领导制度。严峻的抗战形势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戏剧是山东抗战宣传的重头戏,是根据地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抗击日本对山东地区发起的文化侵略、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大肆宣传反共的文化,中国共产党积极展开对文化工作的指示,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戏剧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和各种戏剧组织,创作了一系列服务于抗战的剧目,推动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也给今天我们党的文化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全民族抗战时期,为提高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动员民众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沂蒙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成效显著的文化建设运动,比如成立战时文化建设领导机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建新闻报刊等等。这些文化建设瓦解了敌顽势力的反动宣传、打碎了敌人的奴化政策,对于整个山东区的抗战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抗战胜利及以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开创的许多模式和典型做法也成为当时许多根据地争相学习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8.
政治民主化的量度是衡量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标准,它包括利益表征度、社会成员参与度、透明度。从这三方面来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在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更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从抗日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失时机地兴办了科技教育事业,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走出了一条自己办科技教育的道路,为在建国后更大规模地发展科技教育积累了经验,在我国教育史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层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更加注重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支部建设。首先是创办了党建刊物《共产党人》杂志,以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第二,加强支部教育,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提高根据地广大党员的素质。第三,进一步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健全组织工作制度。基层党组织的巩固为争取全面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文化中找到了某些合作抗日的契合点,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认为冀东抗日大暴动在抗日战争史和冀东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胜利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的支撑等。  相似文献   

13.
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峰火中创办的数十种报刊,在宣传中共政策,介绍国内外形势,报道抗战业绩,鼓舞民众士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报刊宗旨明确,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旗帜鲜明的抗日导向;坚定不移的党性原则;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是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统一战线同样必不可少。重温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我们建立新时期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应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以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桂林被称为文化城,其文化建设成就自然引人瞩目。探究其原因,是来自国民政府、新桂系地方政府、努力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辛勤奋斗的文化界,以及淳朴的底层民众,在爱国主义的号召下,通过各自的实践与努力,才能在当时赢得广泛的赞誉,成为复兴民族文化建设,汲取精神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计划是国家为加快教师教育发展而实施,通过对其主要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讨,分析“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可以提出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召开以来,高校学习十七大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形成了推进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本文从认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弘扬尊师重教风尚以及从教师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出发,探讨了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促进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引领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形式,又预示着其影响力和结果。省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大学精神的缺失,凸显出边缘化与功利化的时弊,存在凝聚力和影响力不足、形式化和浅表化实效性困境。以大学精神匡济以上弊端,需回归和重新审视大学精神,对之予以重拾与凝练,首先要在制度和理念上保证大学精神的"在场"。通过创新机制和载体、突出地方师范大学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重视精神育人等途径实现大学精神的播撒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