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盆地经济区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封闭性,使它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系统中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然而,比利时著名科学家普列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系统如果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变,那么就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减少自己的无序状态而走向程度更高的有序结构。同时,这个系统本身也必须远离平衡状态。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古代经济区的研究。那么四川盆地经济区既然具有相对孤立性和强  相似文献   

2.
匈奴帝国发生在公元前60年之大内乱与分裂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内讧,在匈奴民族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关论著对匈奴国家之解体这一重要事件均有所表述,却失之简略。笔者在现有史料基础上,将匈奴大内乱与分裂过程确定在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51年之间,将这一过程分为握衍朐鞮擅立、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对立等相互紧密联系的三个重要阶段进行分析,并不只限于传统的“五单于争立”之简单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断代史与通史在教学中的关系模糊不清,这是断代史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厘清的问题。本文针对秦汉隋唐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秦汉隋唐现象”是一种值得深思的历史现象。从古以来,许多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曾对秦、汉、隋、唐的历史结局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对于我们理解“秦汉隋唐现象”有帮助,但尚不深入。深入而言,“秦汉隋唐现象”的产生其实主要受四大因素的影响:一是战时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惯性影响;二是新制度磨合的延迟影响:三是事业成功与“盛世”的表面光环的迷惑;四是秦、隋速亡的现实冲击与汉、唐统治集团史学自觉的双重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秦汉隋唐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英语帝国主义就是英语的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的形成与保持建立在英语对其他语言所不断产生的结构和文化的不平等的基础之上。英语帝国主义的特征就是统治和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车辙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土地上印得尤其深厚。它像一辆巨重无比的战车,辗过了每个中国人的脊梁。车轮过后,一条条疤痕烙在了中华民族的背上,那么鲜明、那么刺眼。毫无疑问,要回顾这样一段历史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能够回避,我愿永远置它于九重云霄之外而不顾!然而,我们无法回避!历史的伤口紧  相似文献   

7.
一、北魏均田制的产生自485年北魏颁行均田制,到780年唐政权实行两税法,均田制的施行,前后将近三百年之久。这一制度不发生于五世纪以前,而是发生于五世纪八十年代,是有其客观条件和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我老家,有一块很大的场地,虽然这里只有一些稀疏的杂草点缀在焦黄的地上,但是这儿却是我儿时的乐园。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它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吸引我天天在那儿玩耍。 不必说土黄的泥地,绿油油的杂草,高大的榆树;也不必说蝈蝈们在唱歌,蝴蝶们在翩翩起舞,麻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这个时候,在人头攒动的各类招聘会、人才交流会上,都会有一群年轻人在人群中无助地找寻,他们是在找寻一个未来,还是在找寻一个更为适宜的时机?  相似文献   

10.
想象的天空清晨,小松鼠离离像往常一样,从树洞中探出脑袋,准备去找松果。可是,他放眼一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离离到底看到了什么?请看本期"想象缤纷雨"呈现给你的想象故事吧——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南朝化"命题,关注的是南北分裂结束之后唐代的历史走向,前提则是南北朝的政治统一不等于南北历史发展的完全衔接。这一命题关系到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所在,南北朝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隋唐历史的影响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崤函古道发源于7000年前,是连接关中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特别是对于中国历史上建都于长安的帝国而言,关系至为重要。西周据有古道平安近300年;秦据有古道自保做大,统一六国;汉唐据有古道,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因而,对于崤函古道的研究古人已有关注,但是,真正深入研究者应该是今天的学者。其著述之丰,考察之深入,无疑登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当然,集大成者当数李久昌主编,倪玲玲、樊莉娜副主编,2009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崤函古道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但,对于国家、民族而言,建筑承载的绝不仅仅只是记忆,它还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渴望以及对理想的憧憬.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文豪] 马克西姆·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不仅是苏联罕见的一代文学大师,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文豪。高尔基从童年开始饱尝人间的苦难,只上过两年学,十岁走入“人间”。在黑暗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拣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和面包师傅。1884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但贫民窟成了他的“社会大学”。1888年起,  相似文献   

16.
17.
《卢氏县志》云卢氏县得名于汉代卢敖的说法不确,文献及考古资料证明卢氏之名早在先秦已经存在,并非到秦代之后才出现。综合各种文献线索,卢氏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轨迹应为:卢氏地名首先得之于远古时代的尊卢氏氏族之名,应为尊卢氏迁徙过程中留下的历史信息;尊卢氏西迁之后,卢氏地区形成卢氏方国并一直持续到商末;春秋战国之世,卢氏经历了由独立国—附庸国—属地—郡县这一系列的过程;秦伐韩,设卢氏县;汉因秦制,继续保留卢氏县。  相似文献   

18.
甘肃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牧业的发展,先民们在生产实践中把磨制石器、烧制陶器、耕牧纺织的知识与技巧传授给下一代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最早的教育活动。据《易传》《三皇本纪》等古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三部分阐述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前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一、沙皇帝国血腥扩张及其民族政策是前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历史根源。二、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践相背离,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三、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诱发了民族矛盾的总爆发,导致了苏联的快速解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三部分阐述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前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一、沙皇帝国血腥扩张及其民族政策是前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历史根源。二、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践相背离,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三、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诱发了民族矛盾的总爆发,导致了苏联的快速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