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人的教育——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根本上是为了人的。为了人的教育是执著地探询人是什么的教育,是完整、深切地理解和关怀人本身的教育,是为了守护和发展人性而坚持自身独特性的教育,是为了使人更成其为人而充分地善待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楚廷《教育哲学》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哲学应当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有教育”或教育的存在与起源的问题,“教育是什么”或教育的本质与性质的问题,“怎样实施教育”或教育的实践层面的问题。其教育哲学是从教育自身规律出发的、从人出发的、从中国现实出发的教育哲学,具有独特的写作语言与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坐标与轨迹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美育这个命题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辨析。高校美育的认识误区大致有模糊论、辅助论、混同论等等。高校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超越精神、促进德育和体育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发展,是张楚廷多年来一直思考和关注的热点。他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提出来的“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是其人本教育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奠定了他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石,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本文在教育的第一问与第一使命、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张楚廷的人本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楚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大学校长,著名的教育专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极富个性的、深刻的见解。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大学教育中的‘人’""、哲学对大学的影响""、美育、艺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楚廷教授的新著《高等教育哲学》最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方面的著作,展卷读来,令人眼睛一亮。笔者认为此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主要包括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内容,这一理论使我们在加深对素质教育本身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于我国正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张楚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高等教育哲学》,在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写作技巧上都自成一格,对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管”思想是张楚廷重要的学校管理思想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的心理需求,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不管”成为最有效的管理,其基本原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其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不管”思想对当前的学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张裕钊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张裕钊“兴学育才”的教育主张、反对科举制度、崇尚“通经致用”的学术文章、倡导学习“西学西艺”等教育思想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综观张敷荣的德育、课程和教学思想,可以看出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是:1.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石;2.批判地吸收、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统一;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一;4.坚持“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撰写《劝学篇》目的在于在新旧斗争之间寻求出第三条路,拯救当时的中国。《劝学篇》一经刊印,当时不同学派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百年后的今天,有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用辩证的观点审视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地位一定程度的认识,在一些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张之洞的女子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他重视女子道德教育和女子特色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女子教育地位的合法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元第是我国近代著名水产教育家,毕生为水产教育倾注大量心血,作出重要贡献。他在水产学校任职期间以发展水产教育促进经济振兴;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实习教学;集思广益,注重学术研究;坚定信念,勉励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给当今职业教育带来一些启示:紧抓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理论实践并重,落实职业技能;鼓励学术研究,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培养职业精神,加强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者,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张伯苓的“教育救国”、“西学救国”、“实业救国”、“德育为本”及“女子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经历了中世纪的"欧风美雨",希冀用"中体西用"的理念来挽救日薄西山的清朝。他一生除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之外,其文教事业上的成就也为人所共识。特别在学前教育上,张之洞亲自参与拟定了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推动了学前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张耀曾以"崇实"为笔名在《云南》杂志上发表了《滇省宜急兴公学》、《论滇省当兴女学》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其旨在通过教育救云南救中国的教育思想。张耀曾的教育思想包括: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急兴公学,兴办女学,创办半日学堂、夜学堂、学会等,对唤醒云南人民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以及普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和孙中山是中国年代史上两位名的人物,他们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主张。通过对孙、张二人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孙中山在伦理道德教育、人才观、教学方法论、教育体制观等方面与张之洞有从同之外;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其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民主主义特质和对于封建教育观念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5,(7):26-31
在海德格尔的理解视域里,科技的本质是解蔽,现代科技则是一种"框架"的解蔽,而这一"框架"阻挡了真理的解蔽并使人类陷入极度危险的命运之中。直面当代科技的挑衅与威胁时,海德格尔主张人们采取一种"自由的关系"与科技交往,重塑科技的艺术特征,将科技回归到语言与诗之中;通过对语言与诗的思考,重新发现"存在"赖以安身立命的世界。海德格尔关于科技本质的哲学思考,留给未来教育的启示是:人与科技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教育科技设计需要"存在"指引,教育需要诗意,教育就是解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