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电子设备的调试、维修等过程中,在学生的试验实习中,经常用到信号源.但是大多数信号源体积笨重,携带不便,精确度不高,频率范围小,分辨率大.本文结合笔者科研及教学经验,对用凌阳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频率在0~64MHZ可调、分辨率为0.1HZ、相位可调的正弦信号源,给出了AD9851和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发生器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要求有不同的电路设计方案,文章作者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半导体焊线设备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信号源电路,该电路采用英特矽尔公司生产的icl8038芯片,利用该芯片设计了一款高精度的波形发生器,通过选择不同电阻,电容等外部元器件,其设计的频率范围可以从0.001Hz到300KHz,并且也可以通过外部电压的扫描来产生不同频率的波形。文章作者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ICL8038芯片所设计的信号源电路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3.
波形发生器是指可数字调频调幅的数字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广泛用于科学试验、自动化控制、电子工业等领域。设计可控与符合要求信号幅度、频率的低频信号源,其设计方法多样,如模拟分立元件、锁相式频率合成等,但在频率稳定性、高低频率比、灵活性等方面,远不如DAC0832(数模转换器)、单片机AT89C51设计方法优越,辅以数码管等设备,在软件编程、硬件电路支持下,能够产生可控的方波、三角波或正弦波等,信号频率、幅度不仅可调,同时设计方法简单、功能齐全,可满足自主控制等方面应用需求,实用且可靠。  相似文献   

4.
光电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时下科学界有一种非常热门的电磁波叫做太赫兹,太赫兹的频率比较特殊,在0.1THz-10THz,是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段。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太赫兹实验室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博导张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04年人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6年以骨干人员入选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他主要从事光子晶体器件设计、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表面等离子光学以及光学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张岩解析说:整个电子波谱中间留下的这段电子学与光学都很难覆盖的一段,就是太赫兹;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电磁资源。  相似文献   

5.
徐晓林  刘四新 《大众科技》2009,(5):62-63,40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是现代频率合成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以其频率分辨率高、相位噪声低、频率转换时间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宇航、电视广播等应用领域。文章以DDS芯片AD9851为基础,采用AT89S51单片机分别对AD9851进行串行与并行控制,然后阐述了如何利用AD9851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探地雷达的步进信号源。  相似文献   

6.
地球直径约为1.3万千米,但是频率为3赫兹到30赫兹的电磁波,其波长就会达到1万千米到10万千米!超过了地球的直径。这种极低频率的电磁波就像是电磁波中的巨人,小小的地球,一步就跨过去了!可以想像,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DD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FPGA为主控电路、AD9910芯片为核心,设计一种高精度、频率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低杂散的信号发生器,并对该信号发生器的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进行详细设计,针对DDS芯片本身输出杂散多的特性,在设计中采取了技术措施,有效抑制了DDS杂散信号,可用于替代某卫星微波雷达系统中的模拟压控振荡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美国科学狂人特斯拉有一个异常宏伟的设想:地球表面与高空电离层之间的空间,其共振频率是7.8赫兹,如果用一种类似信号发射塔那样的发射机把巨大的能量以7.8赫兹的频率发射出去,这能量就会在地球表面空间内振动不停,持续很久,  相似文献   

9.
太赫兹(Tera Hertz,THz)是波动频率单位之一,又称为太赫,或太拉赫兹,通常用于表示电磁波频率。太赫兹是一种新的、有很多独特优点的辐射源;太赫兹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领域,将涉及量子力学、电子学、光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神经学、信息学等广泛领域。目前太赫兹成像技术和太赫兹波谱技术构成了太赫兹应用的两个主要关键技术。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到10THz范围的电磁波,波长大概在0.03到3mm范围,介于微波与远红外之间。由于太赫兹能量很小和极强的穿透性,它不易对物质产生破坏作用,所以与X射线相比更具有优势。太赫兹波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通信、医学、环境、国防、军事等领域,该技术应用给新时代技术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一个非常诱人的发展机遇。现代物理学解释万物在微观世界的最小单位即量子,皆呈现"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质在微观世界均呈现高频振动波状态,由于共振频率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物质。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也自然适合这一宇宙法则。根据人体细胞生物波频的混乱是仪器检测疾病的依据之一,所以通过太赫兹波作用,生产一种对人体生物波的同频共振,从而修复人体生物波,用以达到疾病的治疗也是目前科学研究方向,即量子波疗法,如音乐疗法。我们研究中发现大概振动为10~(10)-10~(14)的频率,约9.34微米波放射源的量子能量物品具有对人体产生一种助稳现象,并且其中可以简单又直观地体现很多量子特性,比如:量子纠缠效应等。该频率相对人体和生物是有益的能量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噪声调频信号产生的原理是基于浮点运算,传统FPGA单一的定点实现方法已不适用,而DSP平台只能实现准实时,为了兼顾两种平台信号实时性和高精度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在FPGA平台上采用单精度浮点运算的数字噪声调频信号产生方法,通过对频率控制字与调频斜率的调节来控制载频和带宽。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实用性,可产生中心频率可调且带宽150MHz以内的噪声调频信号,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可以被人耳听到,叫做可听声波,简称声波;当频率高于20000赫兹时,人耳就听不到了,这种波称为超声波,海豚和蝙蝠可以接收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时,人耳也听不到,这种波称为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水母能感到次声波。  相似文献   

12.
元元 《百科知识》2012,(23):40-41
在动物界,蝙蝠是高音歌唱家,其叫声频率范围在20~20万赫兹之间;亚洲象则可能发出14~24赫兹的低音频率;吼猴则是大嗓门,其吼叫声可达90分贝……相比之下,人类的声音要逊色多了。  相似文献   

13.
魏雯 《大众科技》2012,(10):26-27
针对目前微细加工用电源的研究现状,将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高性能微处理器应用于加工控制电源的开发,设计微加工控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数字化可调高频脉冲电源。设计的电源工作频率可达到兆赫兹以上,脉宽脉间可达到纳秒级并连续可调,同时实现了人机交互和数显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很多动物都可以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行交流,我们每天也都能听到各种动物在"说话"。不过,由于人耳结构的原因,我们只能听到频率在20赫兹-2万赫兹之间的声音。对于频率大于2万赫兹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所以,虽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秒脉冲授时信号对现代科技有深远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算法实现在弱电磁环境下精确的北斗授时秒信号,给出了FPGA硬件算法、在Modelsim平台下的仿真结果和在DSP上进行修正的方法,并在基于FPGA+DSP的接收机上实现对星测试,结果为在输入时钟频率准确度≤1×10^-6的条件下,秒信号1PPS(PulsePersecon由输出的准确度为与标准GPS时间信号源的时间间隔≤1000ns,满足大部分情况下授时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技术领域简介太赫兹波成像是太赫兹科学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一方面,太赫兹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其他光源更丰富的信息,在生物体的水含量与分布、文物地质探测、反恐安全检查、目标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太赫兹光子能量很低,具有非破坏性和非等离特性,在材料检测和无损探测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传统太赫兹波成像受波长对应衍射极限的影响,分辨率远大于微纳结构材料或生物组织与细胞的尺度,无法满足高精度观测的需求。太赫兹波近场成像利用物体近场信息,是目前突破衍射极限,获得亚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高分辨图像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成为多种高端基础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亚太赫兹是指频率在30~100GHz的电磁波谱,由于其频段与太赫兹频段相邻,且低于太赫兹频段,因此被命名为亚太赫兹.亚太赫兹具有低量子能量、大带宽、强穿透性等特点,在基础科学、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与亚太赫兹相邻的太赫兹波是电磁波谱中仅有的有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是世界发达国家争先发展的核心频谱战略资源.2004 年,太赫兹技术被美国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2005年,被日本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2005年,我国由20多位院士参加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专题研讨了如何在中国发展太赫兹科学技术,标志着中国太赫兹研究战略的启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多功能弱激光脉冲治疗仪,给出了以555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定时电路、可调频率可调脉冲宽度发生电路和脉冲驱动式电流源电路构成的整机电路,介绍了电路原理及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DDS芯片AD9833的低频信号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晓  蒋荣萍 《大众科技》2008,(10):29-31
文章介绍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该系统采用AD9833与ATmega128单片机相结合的方法,以单片机ATmega128为进程控制和任务调度的核心,以DDS芯片AD9833为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实现了输出频率在10Hz~2MHz范围可调,输出信号稳定度优于10。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实验证明,此设计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软件控制灵活,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20.
胡洪  卢婧 《科教文汇》2013,(25):108-109
信号源是电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常常被称作电子系统的心脏。信号源有多种产生方式,本文所采用的是频率合成技术。为了克服DDS和PLL的缺点,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应用的频率合成方案。本文采用的是DDS激励PLL的方式实现1200MHz-1300MHz的信号频率输出,分析了电路的主要组成单元,对重要的技术和电路单元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涉及关键器件的选择,电路的仿真,噪声分析。本文的最后为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